近年來,利辛縣緊扣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著力探索小區治理工作新路徑,通過織密組織網絡、繪好制度藍圖、形成聯動合力、下活共治棋局,實現基層治理賦能增效。
強化黨建引領,織密基層黨建“一張網”。推動黨組織“觸角”向最基層延伸。通過實地調研,按照一小區一網格,300-500戶一網格和便于城市治理的原則劃分網格,目前共成立小區黨支部66個,網格黨支部42個,實現了黨的組織全覆蓋。構建社區黨組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的組織架構。針對小區黨員較多的小區試點建立樓棟黨小組,由支部黨員、積極分子按區域認領包商鋪、樓棟單元,充分發揮基層治理中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在城市社區共選出16戶黨員中心戶,逐步讓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服務優勢在基層進一步延伸和拓展,其中和諧社區月亮灣小區2023年9月被省委組織部評選為第二批“皖美紅色物業”示范小區,和諧社區、劉竹園社區、向陽社區2024年1月被評選為“黨建引領為民服務示范社區”。
完善制度建設,繪好建章立制“一張圖”。建立“找交銷查考”工作機制。通過問題清單,將責任人和完成時限逐一分類登記造冊,責任單位現場進行驗收,分階段實行整改銷號,力求“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2024年以來,通過“星星行動”累計入戶走訪4800余戶,排查問題13472個,銷號12854個,其中交辦Ⅳ類問題289件,整改銷號256件。建立督查督辦機制。各級網格建立督查督辦工作組織,實行“帶著線索去、跟著問題走、盯著問題改”線索核實法與“四不兩直”相結合等方式開展工作。建立考核評比機制。縣文明辦牽頭制定總體考核評比工作方案,定期開展檢查、評比、考核活動。2024年以來,累計開展“星期五志愿服務”42次,網格員及社會各界志愿者累計參與人數14.1萬余人次,小區環境明顯改善,物業信訪率大幅下降。
推動力量下沉,形成多方聯動“一條心”。以網格化管理為契機,結合黨建聯席會議,積極開展駐地單位黨組織、包保單位黨組織、在職黨員“雙報到、雙服務”活動。發揮黨建引領的作用,圍繞“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大事共抓、文明共建”的原則,協調整合社區各項資源,實現社區與共駐共建單位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切實提升社區治理水平。目前16個城市社區黨組織與141家駐區單位黨組織簽訂共駐共建協議,確立“調度員”“共建員”“助力員”的各自工作職責。建立健全季度聯盟會議和定向聯席會議制度,對轄區群眾反映的訴求困難,集體協商解決舉措。2024年以來,累計召開共建聯席會議48次,發布季度需求清單4期,征集共性需求11個、個性需求97個,協商解決問題109項,認領“微心愿”101個。
匯聚共治力量,下活多元共治“一盤棋”。因地制宜創新治理模式,聚焦政治引領和服務群眾兩大功能,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每月定期召開“三方議事會”,實行“黨支部提議-各方共同商議-會議決定-結果公開-督促落實”工作法,推動鄰里事議一議,好點子講一講,實現基層黨建制度與基層治理機制有機銜接。探索居民自治制度,試行“小馬扎議事會”制度,堅持居民訴求“一線收集、一線解決”,通過面對面溝通,訪出居民心聲,將黨的惠民政策送進千家萬戶,做到風險隱患早發現、早解決。2024年以來,累計召開“小馬扎議事會”672次,收集群眾意見建議1074條,化解各類矛盾1147個,制定整改措施730個,其中和諧社區民樂苑小區“小馬扎議事會”被安徽電視臺報道宣傳。打造志愿服務隊伍,推動形成多元共治、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模式。以16支社區志愿者服務隊1200余名志愿者建設為基礎,舉辦義診、鄰里節等服務活動120余場次,覆蓋群眾48000余人次。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