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縣委書記周東明蹲點征求群眾意見
本網訊(劉捍華 萬宏民)這是一次觸及靈魂的洗禮,這是一場作風建設的大考!
按照中央和省委、安慶市委安排部署,今年2月14日,岳西縣正式啟動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縣委常委班子帶領868個基層黨組織、17391名黨員,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扣“為民務實清廉”主題,認真貫徹活動總要求,踐行“三嚴三實”,對作風之弊、行為之垢進行一次大排查、大掃除、大檢修。
金秋十月,清賬交卷,完成規定動作不折不扣,自選動作務實創新——
學習教育:補足精神之“鈣”,夯實思想之基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岳西縣把學習教育作為頭道工序、貫穿活動始終,加強黨性修養,提升精神境界,夯實黨員干部轉變作風的思想基礎。
陽春三月,山花爛漫。從縣委常委會議室到村部會議室,從機關大院到田間地頭,全縣黨員干部集中開展“三學三問三樹”活動。集中學、專題學、討論學,讀原著、看影片、聽報告,確保學習教育深入扎實,做到“教不漏項、學不漏人”。
補足精神之“鈣”,深化思想自覺。縣委委常委班子帶頭集中學習7天,原原本本、深學細學規定內容和文件,特別是重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縣為單位舉辦活動專題培訓班3期,共培訓鄉科級領導干部424人次,黨員領導干部真正做到了學透一點,學深一層。在基層組織中普遍開展一次先進典型巡回宣講、觀看一場群眾路線教育專題片、集中開展一次專題討論等“六個一”活動,促使群眾路線入腦入心。
“擰亮一盞燈,溫暖一片人”,岳西縣遠學焦裕祿,近學身邊典型。先后宣傳了第十六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劉磊、“安徽好人”鄉村代課教師項志祥等全縣典型。傾力打造“最美基層干部”“岳西好人榜”“最美岳西人”等平臺,集中展現了一批為民務實清廉、服務群眾能力強本領優、默默無聞勤勉敬業、群眾反映好的先進典型,興起一股學、比、趕典型的熱潮。充分挖掘“紅色岳西”資源,重溫入黨誓詞,重溫岳西革命史,深入學習王步文同志等革命先烈的犧牲、奉獻精神。
基層黨員對面學,流動黨員自主學。各活動單位積極創新,巧妙搭建學習平臺,“書記帶頭上黨課”,“夜訪、夜學、夜辦”,“五大課堂”,“雙向教育”等生動活潑的方式,使學習教育有聲有色,黨員干部的心靈得到凈化,思想得到洗禮。
征求意見:真誠敞開大門,點中“四風”之穴
身挨著身坐,心貼著心聊,群眾才會講真言;聽得到真意見,才能找得準問題。岳西縣黨員干部懷著一顆真誠心,“面對面”地把“話筒”遞到群眾嘴邊,“點對點”地把“凳子”搬到群眾屋檐下,拉家常、聽建議、出點子。
2014年3月23日,縣委書記周東明輕車簡從直奔中關鄉,沿途和群眾隨機交談,了解群眾的所需所盼。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向書記敞開了心扉,打開了話匣子。“就說那個山塘水堰吧,怎么老是修那些路邊上的塘壩啊,是不是做形象工程……”“我們到村里去辦事,有時找不到人,有時找到人了,村干之間相互推諉扯皮,辦事程序復雜、拖拉……”
在縣委常委們的示范帶動下,黨員干部紛紛走進農村農戶、街道社區,訪談服務對象、困難群體,發放問卷、設置意見箱,搭建網絡問政、電視問政等平臺,征求意見。活動中共收集涉及縣級層面的意見建議2168條,鄉科級以上黨員領導干部訪戶5490余戶,征求意見12701條;村(社區)黨員干部訪戶10079戶,征求意見建議23177條。
“縣委書記在莊稼地里與我們老百姓嘮嗑3小時,我長這么大沒見過也沒聽說過。”群眾樸實的語言表達了樸素的感情。
“提的意見起不起作用?提的問題能不能解決?”面對群眾的疑慮,岳西縣把領導干部聽取意見、走訪調研的過程寫進“民情日志”,掛網公開,對群眾提的意見實行“掛賬銷號”,整改一項就銷號一項,促使群眾的訴求、意見得到真正落實。
開展批評:興起坦蕩新風,洗滌靈魂之垢
開好專題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以整風精神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教育實踐活動的關鍵環節,也是找準問題、觸動靈魂、推動整改的重要手段。
“顯微鏡下挖病根”。對照檢查越深刻具體,批評與自我批評越能觸及靈魂。聯系縣領導、督導組和市、縣教育實踐活動辦公室“四級連審”活動單位黨政“一把手”的對照檢查材料。黨員領導干部紛紛戴上顯微鏡、放大鏡,從具體事例入手,對“四風”問題往深里剖、實里挖,反復修改對照檢查材料,縣委常委班子對照檢查材料修改12稿,常委個人對照檢查材料普遍修改10稿以上,其他黨員干部普遍改了七、八遍。有的領導干部說:“寫對照檢查真的很痛苦,但改一次進一步,認識就更深一層……最后,瓶裝清水,清清白白,講的是自己,畫的是自己,真是一身輕松。”全縣黨員干部查擺出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八項規定方面問題3524條,“四風”方面突出問題7350條。
“談心談話聚共識,問題談透才開會”。如何做到“紅臉”不“翻臉”,會前談心交心是關鍵。按照“四必談”要求,見縫插針夜晚談,多輪多次逐一談,相互增進信任和理解,消除隔閡和分歧,有效解決“提什么、深不深、準不準”的問題。有的黨員干部在談心時對同事說:“批評不講情,才是真感情,批評有辣味,我們才對味。”全縣共開展談心談話4700余人次。
三味真火,練就百毒不侵。專題民主生活會上,批評與自我批評力求保持“原味”、 注重“辣味”、留下“回味”。 領導干部自我批評直陳己過,“抓工作不實不細”“好大喜功,急于求成”……批評同志坦誠直言、見筋見骨,“光掛檔不踩油門”“奉行墻頭草主義”“熱衷造盆景”…… “三味真火”一般的坦誠批評,顯示出黨員干部的坦蕩與擔當,做摯友更做諍友的真誠同志關系蔚然成風。全縣黨員干部在會上提出批評意見 5781條。
這種正能量,推高了專題組織生活會的整體水平。“沒想到村一級的民主生活會都開得這么認真,這么嚴格,效果這么好。”中央巡回督導組、中組部的同志參加毛尖山鄉板舍村的專題組織生活會后,做出了這樣的評價。
整改落實:“五聯清單”真整改,為民辦事得民心
“原來的土路,一到下雨天,騎著摩托車滿腳都是泥巴,現在修了水泥路,騎車感覺舒服多了。”“以前水里雜質多,還經常沒水,現在無論是天晴下雨,都能用上干凈的自來水。”教育實踐活動帶來的實惠,群眾看得見摸得著。
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在問題和意見面前,最好的辦法就是立行立改。為使承諾百姓的問題絕不落空,岳西縣建立“五聯清單”機制,強化整改整治工作。“問題清單”積極回應問題,“整改清單”落實整改措施,“評估清單”追求群眾滿意,“核銷清單”實現群眾意愿,“制度清單”扎緊制度籠子。
“干部每天騎摩托車來村里,我們有事在家門口就能反映,得到解決。”說起“背包服務”的好,頭陀鎮頭陀村劉光漢老人體會最深刻,那是因為“背包警察”上門為他辦理了身份證,解決了他沒有身份證難以領取補助的困難。偏遠山區的群眾普遍反映辦事難、辦事繁,岳西縣立即推行“背包服務”,組織“背包服務隊”進村入戶“零距離”服務群眾,變“群眾跑路辦事”為“干部上門服務”。活動中全縣組織“背包服務”下基層3000余人次,為群眾辦理服務事項2.2萬余件。
一花引來百花開。這種行之有效的做法在全縣引起強烈反響,各活動單位紛紛推行“一線工作法”,讓問題在一線得到解決,讓矛盾在一線迅速化解。“背包服務”新機制得到中央活動辦、省市委活動辦的充分肯定。
群眾反映村級組織服務不到位、到村辦事找不到人,全縣農村立即推行村干集中辦公輪流坐班和村級“一站式”服務,建立健全便民服務中心212個,確保群眾去辦事,有人辦,辦得了。
堅決向貧困宣戰,完善建立“單位包村、干部包戶”的“雙包”扶貧機制。活動中,全縣黨員干部包保貧困戶1540余戶,幫助416戶貧困戶解決生產發展短缺資金49.9萬元,發展茶葉、瓜蔞、茭白、毛竹等各類特色產業1522畝。選派65名干部到貧困村任職,堅持不脫貧不脫鉤。
推行“三清三解”,化解信訪積案。全縣共排查信訪積案33件,已化解29件;各鄉鎮自查案件125件,已化解109件,一大批多年積累的矛盾和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重拳出擊,高調亮劍,推進“專項整治”。活動中,岳西縣共壓縮會議35%,壓縮文件51%,壓縮評比表彰活動8個,同比下降28%;減少各類領導小組和議事協調機構3個,壓縮了14%;減少一票否決事項2個,壓縮了28.50%;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445個,減少了76% ;查處在項目審批、專項轉移支付資金分配等工作中搞暗箱操作、權力尋租問題5個,查處9人;辦公用房調整清理3919.99平方米,調整清理率為96.21%;壓縮“三公”經費512.3萬元,同比下降25.20%;查處征地拆遷、涉農利益、涉法涉訴、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環境保護、發展教育事業、醫療衛生等方面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14個,查處69人;查糾城鄉低保錯保漏保105人;清理清退“吃空餉”8人;清理企業兼職黨員干部28人。
堅決用制度管權管人管事。根據中央和省、市委相繼出臺的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公務接待管理、公務用車改革等一系列制度,及時制定配套制度。縣級層面廢止制度1項,修訂完善22項,新建制度6項;鄉科級單位共廢止制度22項,修訂完善512項,新建制度98項。一條條“紅線”給黨員干部套上了“緊箍”,大到行政用權、小到吃住行游,領導干部都心存敬畏、手握戒尺。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經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洗禮的岳西縣各級黨員干部,正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更加清廉務實的作風,扎實推進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美好鄉村、扶貧開發“四個示范縣”建設,努力實現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岳西縣村級為民服務大廳村干集中辦公
岳西縣村干集中辦公
背包警察回訪民工
【責任編輯:萬宏民】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