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淮北市委堅持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基層黨建工作,立足礦鎮交錯、地域偏小、城鎮化率和工業化率較高的市情實際,因地制宜,分類實施,扎實開展城鄉基層黨組織結對共建工作,初步構建了城鄉統籌的基層黨建新格局,為加快全市城鄉一體化進程、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和人才支持。
一、創新村干部選任機制,確保“選的好”。一是公推直選。在村黨組織換屆選舉中,以市為單位全面推行村黨組織“公推直選”,在黨員自薦、黨員10人聯名舉薦和黨組織推薦的基礎上,通過召開黨員大會直接差額選舉產生村黨組織負責人。二是跨村公選。突破傳統本村選人模式,按照報名推薦、民主測評、組織考察、票決任用“陽光四步法”, 推行村黨組織書記“跨村公選”工作,讓有能力的村書記幫助改變落后村的面貌。三是直接任命。把任期滿1年且年度考核為優秀的大學生村官直接任命為村黨組織副書記,不斷優化村級兩委班子成員的年齡、文化結構。
二、創新村干部培育機制,確保“會干事”。一是菜單式培訓。通過發放調查問卷、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廣泛征求參訓人員的建議,確定培訓內容。根據村干部需求,邀請有關專家從政策理論和工作技巧等方面開展針對性培訓。二是體驗式培訓。組織村干部到全市各類示范點和農村科技產業基地實地參觀,讓村干部親身感受示范點在組織建設、產業發展和美好鄉村建設等方面的突出成績,提高村干部抓黨建、抓經濟、抓發展的本領。三是跟班式培訓。組織新任村干部到鄉鎮信訪、民政、農技、城建等部門開展跟班學習,參與信訪接待、掌握農村政策、學習農業技術、了解農村規劃,著力提高村干部的實際工作能力。
三、創新村干部管理機制,確保“干成事”。一是建立任期目標承諾制度。在村“兩委”換屆中,引導村“兩委”成員候選人立足本村實際,提出任職設想、工作目標和措施辦法,在投票前進行演講、作出承諾。換屆選舉結束后,新當選的村黨組織書記和其他干部,制定任期和年度工作目標,在村公開欄公開,接受黨員群眾監督。二是建立村干部督查制度。實行“流動票箱”督查村干部工作法,從有關部門抽調人員組成“流動票箱”工作組,分別對村“兩委”班子和村干部,就黨務工作、政務工作、工作實績、黨風廉政建設四項內容進行測評,并將測評結果與村干部獎勵性工資掛鉤。三是建立村黨組織書記調整制度。對作風不實、履行職責不到位、群眾不滿意的,及時批評教育,督促其整改;對崗位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差、作風差、群眾反映強烈的,按有關規定及時調整。
四、創新村干部激勵機制,確保“愿干事”。一是提高經濟待遇。建立村干部“三位一體”激勵保障機制,實現在職村干部報酬縣區財政統籌、按季打卡發放和正常增長。二是提高政治待遇。推薦政治素質好、參政議政能力強的優秀村黨組織書記作為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人選;每年定期評選表彰優秀村干部;從優秀村書記、主任中選拔鄉鎮領導班子成員。三是改善辦公條件。市、縣財政共投入近7000萬元建設開放式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目前,村級活動場所已成為村干部辦公的場所和黨員群眾學習娛樂的中心,辦公環境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