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縣“一平臺兩中心”建設,有效整合了基層資源,在提升為民服務的效率和質量、轉變基層干部工作作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一、變“一根獨針”為“一整張網”,基層管理和服務資源深度整合。以全村人口數據庫為基礎的鄉村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實現了“數據一次采集,信息多方共享”。鄉村干部通過平臺,可以全面準確掌握村級各類信息,及時向群眾提供就業、社會救助、醫療衛生等全方位服務。平臺的應用,還改變了以往村干部個人單打獨斗和鄉村干部信息不對稱、工作不同步的現象,成功做到了信息快速上傳下達。
二、變“全程代理”為“直接辦理”,為民服務效率和質量大大提升。“一平臺兩中心”建設啟動以來,全縣累計為基層群眾提供各類政務和便民服務18000余件次,按時辦結率100%?,F在,無論是交話費、電費這樣的小事,還是戶口遷移、大病報銷這樣的大事,群眾只要跑一趟村委會就能辦成,既節省了群眾的辦事時間,又有效解決了群眾“辦事難、難辦事”的問題。此外,這一做法還有效改變了以往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工作中“村干部為了一件代辦事項多次跑鄉鎮、跑縣城”的局面。
三、變“要我服務”為“我要服務”,基層干部工作作風有效改進。村級為民服務中心實行集中窗口式辦公,村干部工作職責全部“上墻”,切實做到一張笑臉相迎、一把椅子讓座、一杯熱茶相待,確保辦事群眾帶著希望而來,帶著滿意而歸?!睹袂槁撓悼ā返陌l放以及全天候的電話咨詢,解決了群眾“找誰辦事”的問題,讓群眾辦事少跑路、少跑空路、少跑冤枉路,較好體現了主動為民服務的態度和誠意。還有,“一人一區”、“一家一檔”等機制的推行,使得基層群眾的訴求有人聽、困難有人幫、怨氣有處訴,真正做到了問題在一線發現、矛盾在一線排除、困難在一線解決。
四、變“有事登門”為“閑時串門”,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密切。“一平臺兩中心”建成后,群眾足不出村就能把事情辦成,“大事小事到村委”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和常態?,F在,有些群眾沒事的時候也愿意到村委會坐坐,徹底改變了以往群眾“無事不登門”的現象,村委會也逐漸成為了群眾集聚的“議事廳”,村干部看著心里高興,群眾聚著心里暖和。此外,“五個一”直接聯系服務群眾工作機制還在搜集民情民意、化解基層矛盾、促進農村發展、保障社會和諧等方面發揮了明顯的作用,做到了群眾“話有地方說、事有地方辦、困難有人幫、問題有人管”。(郎組宣)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