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市委書記于勇參加道德講堂,并作點評講話。
8月18日下午,一場別開生面的道德講堂在安徽省阜陽市政府大禮堂開講。包括阜陽市委中心組成員、各縣區委書記在內的400余位黨員領導干部齊聚一堂,聆聽故事、暢談感悟、誦讀經典……一起接受道德的洗禮。
本期道德講堂是從全體合唱歌曲《好人就在身邊》開始,接著進行了“講故事、看短片、談感悟、誦經典、做點評、送吉祥”等環節。其中最扣動人心的是聆聽中國好人、安徽省道德模范高思杰的故事。
42歲的高思杰是阜陽廣播電視臺的主任記者,入行18年,有17年年夜飯不在家里吃,他始終奔波在新聞采訪第一線,平均每年發稿600多篇,其中在中央臺、省臺發稿200多篇。他曾經在抗洪搶險一線堅守32天,也曾深入最危險的非典病房采訪,先后獲得“中國好人”、安徽省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
高思杰故事動人之處不僅在其敬業奉獻的精神,而且還在于他的無疆大愛。今年2月,在12歲女兒高雨桐因病去世后,高思杰做出了一個出乎常人意料的決定:將女兒的器官捐獻出去,讓她的生命以另一種形式延續。
聆聽高思杰的故事,很多人紅了眼眶。
道德講堂現場,很多人被高思杰的故事打動,淚灑現場。“高思杰的故事催人淚下,但他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差距,今后在工作上更加奮力有為。”一位干部會后不由地感慨:這場特殊道德課既震撼又洗滌了心靈,“我們真切地感受了道德的力量”。
在聆聽完高思杰的故事后,現場黨員干部還分享道德感悟,重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嚴三實”基本內容和古代圣賢經典《官箴》選段。
“這場道德講堂讓我們思想上受到了一次洗禮,精神上享受了一頓大餐,深刻感受到了道德文明的魅力。”全程聆聽道德講堂的阜陽市委書記于勇在點評時說,高思杰用行動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三嚴三實”的基本要求,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書寫燦爛的人生。
同時,于勇告誡全市廣大黨員干部,要像高思杰同志一樣始終做到忠誠于黨、忠于人民,對事業忠于職守、對人民赤膽忠心,以優秀的人格魅力感召人心、凝聚人力,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在群眾中樹立共產黨人的良好形象,成為全社會成員的表率和楷模。
據了解,自2012年8月份以來,阜陽市各類道德講堂如雨后春筍般出現,覆蓋了社區居民、農民、公務員、學生、工人、新市民等各類群體。截至目前,全市已開辦500多家道德講堂,舉辦3000余場次活動,受眾超過百萬人次,“崇德尚善”蔚然成風。
目前,該市已有全國道德模范及提名獎獲得者7名、安徽省道德模范及提名獎獲得者15名、中國好人73名、安徽好人64名,在安徽省乃至全國都位居前列。
聆聽高思杰的故事,很多人紅了眼眶。
記者手記: 一次道德的感召
記者參加過無數次講堂、論壇,但這次阜陽“三嚴三實”主題道德講堂,是頗為特別的一次。
它的特別,不僅在于其“身邊人講身邊事”的形式與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故事,更在于其參與的對象是包括市委中心組成員在內的400余位黨員領導干部。
相比黨員干部看看材料、聽聽匯報,這場講堂來得更直接、更生動、更震撼人心,不少黨員干部在聆聽高思杰的故事后,紅了眼眶,有的甚至淚灑當場。
這就是人格的魅力,道德的力量。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先進典型是黨員干部學習的榜樣,深化“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就要發揮好先進典型的引領作用,讓廣大黨員干部做到見賢思齊 。誠如有的干部在會后所說:這場講堂既震撼、洗滌了心靈,又看到了自己的差距。
《論語》有言:“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黨員干部的道德修養對社會風氣有帶領作用,在群眾中能起示范效應,因而廣大黨員干部要時常“照鏡子、正衣冠”,把道德當做人生必修課,以期道德修養水平能達到更高的層次。
當然,這場講堂的意義不只是讓黨員干部“感動一下”、“震撼一下”,而是讓他們汲取道德力量,并化為實際行動,以身作則,甘當表率,唯有此, 才能夠做到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以道德贏得人心、贏得事業成就”。(常國水 岳曉龍)
道德講堂現場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