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職于安慶市立醫院的小伙兒何江,日前獲評5月“安慶好人”稱號,他也是該月唯一獲評的“90后”。看望敬老院老人、開展水域救援、積極參加防疫防汛……自上大學以來,何江一直投身于公益事業,這顆公益之心的背后,有著怎樣的故事?
熱心公益事業10年
2015年,何江從山東菏澤大學畢業,回到老家安慶工作,做志愿服務是他最先想到能為家鄉貢獻力量的方式。
當大多數同齡人在享受假期時,何江總是會出現在某些特別的地方,不是在做公益,就是在做公益的路上。這位“90后”小伙先后參加了安慶市小動物保護協會、安慶市藍天救援隊、安慶市未成年人保護中心社會觀護團等多個公益組織舉辦的各項志愿服務活動。
6月23日,何江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談及為何堅持做志愿服務,何江說,他在大學里是班長,在一次班級團建中,他組織帶領同學們參加過一次敬老愛老的志愿活動。第一次去看望敬老院孤寡老人,何江感觸頗深,他沒想到給老人理理頭發,坐著陪老人拉拉家常,這些簡單的小事兒竟能讓老人笑得合不攏嘴。
何江說,看到他人因自己而變得快樂,那種踏實感和成就感也讓他感受到了發自內心的愉悅。“這就是我十年如一日堅持做公益的初心。”
安慶公益圈的熟客
畢業后回到老家,何江自然也是閑不下來。“我想為安慶做點什么……”何江一直致力于公益事業,早已是安慶公益圈里的熟客。
投身于安慶動物救助和保護工作的同時,何江積極尋找其他志愿服務組織。2017年,他成為一名藍天救援隊的志愿者,和隊員一起訓練,多次參加水域搜救工作。
2020年7月,我市汛情形勢嚴峻,何江主動請纓,先后參加了安慶市藍天救援隊山口鄉群眾轉移任務、共青團迎江區委組織的夜巡江堤任務。他還主動組建了華三小安置點電影放映志愿小分隊,為安置點的群眾帶去夏日夜晚的歡樂。
去年疫情防控期間,看著同院醫護人員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何江也深受觸動。他找到街道和社區,主動要求堅守在社區卡點,為進出人員登記、檢測體溫。可何江覺得這樣做還遠遠不夠,他又向醫院主動申請在醫院門崗值勤,白天在醫院病案室工作,夜晚守住醫院第一道防線。
采訪中,記者發現何江的右腿膝蓋上有一處明顯的疤痕。何江說,這是在一次志愿服務過程中留下的。前往現場的路上,何江騎車摔傷,但他忍痛按時趕到現場,等志愿服務結束后才去處理傷口。何江說:“讓被服務者對志愿者信任,這是我們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最寶貴的東西。”
為美好安慶貢獻力量
在做公益的那些日子里,何江有一個很深的感受。社會需要志愿者,志愿者又急需做服務的組織,能否搭建一個平臺,將志愿者召集在一起發光發熱?
2020年12月5日,國際志愿者日,在迎江區委共青團的大力支持下,安慶市迎江區青年志愿者協會成立,何江帶領志愿者們進行宣誓,成立的第一個月,組織了空巢老人慰問活動、起點特殊學校自閉癥兒童關愛活動、柘山村等志愿服務活動。
成立半年多以來,志愿者協會迅速壯大,成員已發展到目前270余人,分醫療服務、教育服務、社區服務和應急救援四個小分隊。他們當中不僅有青年,還有60歲以上的老人。他們都活躍在安慶志愿服務一線,將正能量傳遞給需要幫助的人。
何江熱衷于做公益,家人非常支持。今年5月,何江多了一個新身份,“晉級”成了父親。他說:“做志愿服務停不下來,未來在照顧好自己小家庭的同時,還會繼續幫助他人,做有意義的事。”
何江表示,迎江區青年志愿者協會雖然立足于迎江區,但服務整個安慶,“希望廣大有志青年能聯系我們、加入我們,為美好迎江、美好安慶貢獻一份力量。”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