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是生命的源泉;愛,是生命的曙光。無償獻血是一種救死扶傷、無私奉獻的高尚行為,也是一項崇高的社會公益事業,更是傳遞人間真情的紅色紐帶。
李婉,是安徽省衛生健康委綜合監督所的一名普通衛生健康監督員,工作上,她恪盡職守、勇擔使命,手持干戈,心像蓮花;生活中,她傾心公益、助人為樂,脫下制服,播灑愛心。從上大學伊始,李婉堅持無償獻血二十載,參加各項社會公益活動百余場次,用平凡的行動傳遞著向善的力量,獲得了精彩的人生:她先后被評為安徽省直機關道德模范、省直機關“崗位學雷鋒標兵”和第七批安徽省“崗位學雷鋒標兵”、第五屆省直機關助人為樂類道德模范、省直機關無償獻血特殊貢獻先進個人;多次被評為單位先進工作者、優秀工作人員等榮譽稱號。
01
“悅納、獨立、勇敢、陽光、向善。”這是李婉人生的追求目標,她也是這么堅守踐行的2003年7月,正在安徽醫科大學讀書的李婉經常在附屬醫院里見到那些因外傷、產科和外科手術備血不足等造成的失血性休克,知道一袋血液真能救活一條人命。那天,當她看到醫院動員在校大學生無償獻血的消息后,毫不猶豫的挽起衣袖走進無償獻血者隊伍中,從此開始了無償獻血之路。大學期間,她先后無償獻血5次,全血達1000 毫升。志愿者不僅是一種身份標簽,更已成為李婉的一種生活方式,為此,她試著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2006年參加工作后,李婉先后參與單位或自行前往血站無償獻血27次,累計獻全血2200毫升、成分血16治療量,榮獲2018年至2019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她獻出的血液不知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
造血干細胞移植是治療白血病、急性放射病等疑難危重疾病的唯一有效方法。我國每年大約有100萬患者需要造血干細胞移植,而非血緣關系HLA相合率僅萬分之一,這就需要大量的志愿捐獻者參與建立與之相適應的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為了挽救更多的患者,使他人的生命得到延續,2012年,李婉自愿加入全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為做好人體器官捐獻的宣傳動員工作,進一步倡導公民捐獻人體器官的社會文明新風尚,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中傳承、奉獻的“大愛”,2018年,李婉又志愿參加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登記。
02
“血液不分你我他,患難共處是一家。”李婉說,無償獻血作為崇高的公益事業,她會一直堅持下去李婉不僅自己無償獻血,還主動參與無償獻血志愿服務活動,化身無償獻血志愿宣傳者,義務宣傳無償獻血知識,積極動員更多的人了解并加入到無償獻血志愿服務隊伍中來,引導更多的人行動起來傳遞愛心、投身公益事業,用實際行動弘揚“博愛奉獻”的公益精神,為拯救生命傳遞社會正能量,彰顯了“藍盾衛士”的責任感和大愛情懷。
2007年,李婉在《合肥論壇》看到一則關愛兒童的社會公益信息,懷著好奇心報名參加該公益活動,自此和社會公益事業結下不解之緣,她先后參加了“幫幫燒傷男孩小斌斌”“大手牽小手,為合肥城北育才小學洗刷刷和漆黑黑”“去十里廟合肥市老年福利院給老人拜個早年”“愛的奉獻,讓阜南義工胡明朗重溫新生的希望”等多項社會公益活動。
2014年,她結識了社會公益組織——安徽凱旋公益聯合會,在這里認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通過該聯合會,她參加了“探望全國見義勇為模范陳邦棟老人”“關愛白血病程超家庭”“安徽省第一屆民間公益組織圖片展”等多項社會公益活動,被凱旋公益聯合會評為優秀志愿者,并獲得安徽紅十字會榮譽證書表彰。2015年至2017年,李婉還先后兩次參與“合肥市圓夢微心愿”愛心志愿服務行動,給予愛心資助1000元。
2017年,她在合肥市壹元愛心公益基金會開啟“每日一元捐”公益捐助活動并堅持至今;在騰訊公益先后參與了“陽光助學”“皖家婦兒關愛行動”“免費午餐小善大愛”等多項社會公益項目。2019年7月,當她看到“春蕾陪伴計劃一對一”社會公益項目后,她主動向該項目捐助幫扶資金1800元,同時一對一結對資助了兩名春蕾女孩。2021年,她又在騰訊公益參加了“馳援抗疫肺炎疫情”“人民戰疫黨旗飄揚”“皖洪地區重建家園”等多項社會公益項目,捐款捐物累計金額達3萬余元。
從參與社會公益獻血到組織各項社會公益活動,李婉在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的大道上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2015年2月,她積極參與并策劃組織了“有你關愛我不孤獨、關愛孤獨癥兒童”大型社會公益活動,活動現場募得物資折合人民幣近4萬元。同年11月,她又組織發布了“關愛患原始神經外胚層腫瘤3歲女孩王×蕊”社會公益公告活動,在短短10天內募得救助資金7310元。2016年5月,她組織發布了“陪中國好人拾荒主席張景蘭阿姨拾荒,為貧困兒童助力”社會公益公告,號召大家幫助張景蘭阿姨撿拾整理廢品,貢獻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李婉時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她在積極響應單位無償獻血、捐款捐物號召的同時,主動參加安徽省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設置的疫情防控投訴舉報電話24小時值班值守、赴市縣參與現場疫情應急處置和駐點督導檢查、社區疫情防控志愿服務行動等,在面對潛在風險和危險情況下,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健康衛士的責任與擔當。
03
“參與公益活動既能幫助他人,又能讓自己感到快樂。”李婉希望女兒將公益理念一直傳承下去十幾年來,李婉一直秉持“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開展志愿服務,先后參加各類公益活動累計捐款捐物金額達數萬余元。更難能可貴的是,她將這顆熱愛公益事業的心傳遞給了女兒,希望女兒將公益理念一直傳承下去。周末,她常帶著女兒參加肥西縣志愿者活動中心組織的愛心義賣、肥西縣桃花鎮翡翠社區的文體志愿、敬老愛幼等多項社會公益活動,不僅送去大量的生活用品,還給他們帶來了快樂的心情。
2016年,她以女兒名義認領了908雷鋒愛心車隊的“愛心儲蓄罐”,每年愛心儲蓄365元。同時她帶著年幼的女兒積極參加愛心車隊組織開展的幫扶肥西縣銘傳鄉聚星小學貧困學生的愛心助學活動,支持女兒與貧困學生王×倩結對,每年給予500元助學金。
2019年4月,合肥志愿者之家走進湖北長陽土家族開展“精準扶貧助學脫貧 皖鄂人民一家親”脫貧攻堅活動,她和女兒又共同給予扶貧對象覃×杰一家扶貧慰問金1000元。
人生有終點,公益無止境。多年來,李婉帶著女兒把助人為樂貫穿到她的日常生活中。愛心有情,大愛無聲。李婉一直說自己做的都是些平凡小事,不值一提,但就是這些平凡的小事,聚沙成塔、積腋成裘,傳遞著溫暖和真情,匯聚成一片愛的海洋。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