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要素保障是項目建設的基礎保障,如何破解“項目等土地”“土地等項目”的發展難題?4月15日,中安在線記者走進宣城市,解碼當地在土地要素保障上的創新舉措。
“我們在宣城總投資大約107億元,項目全面達產后,預計實現年銷售收入150億元。”宏潤新能源產業園相關負責人章偉介紹,企業主要產品是N型高效組件和大尺寸組件,2023年8月4條生產線全面投產。
而就在企業準備二期建設擴產時遇到了難題。企業選址高新區實施項目二期建設,急需83畝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和48畝補充耕地指標用地,如何破解土地要素制約?“當時宏潤一期投產后,二期急需用地,我們了解后將該項目所需新增用地計劃和補充耕地指標納入全市工業項目用地‘周轉池’統籌解決。”宣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用途管制科科長江愛青說。
據了解,為了保障重大項目用地,宣城市在全省率先試行工業項目用地“周轉池”制度,依托項目建設全要素保障會商平臺,對提請市政府支持保障的重點項目要素保障事項集中會商。宣城高新區管委會向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提出要素保障會商申請,將宏潤新能源項目二期所需新增用地計劃和補充耕地指標納入全市工業項目用地“周轉池”統籌解決。目前,該項目已被批準用地,有效保障了項目建設。
“我們提出的一些能夠提升我們制造效率的舉措,比如廠房的改擴建,政府對我們都很支持,為了企業發展一直盡心盡力幫我們出謀劃策。我對企業未來發展非常有信心。”章偉說,企業計劃2024年銷售組件3GW、實現銷售收入25億元,二期項目計劃2024年底前完成設備調試、投產。
“目前我們‘周轉池’從2023年8月運轉以來,新增建設用地計劃約4000畝,補充耕地指標約970畝。”江愛青說,接下來將對原有“周轉池”制度進行提面增效,將宣城市域大地塊都納入“周轉池”進行管理,助力各個縣區乃至園區招大引強。
責任編輯:賀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