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沖擊下,全省工業企業盈利狀況受到關注。省統計局4月1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2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63.5億元,同比下降32.4%。全省39個工業大類行業中,8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加。
前兩個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3.8億元,同比下降30.7%;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44.6億元,下降33.1%;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4億元,下降36.5%;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5.9億元,下降30.2%。三大工業門類中,規上采礦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4億元,同比增長1.6%;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137.9億元,下降35.4%;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利潤總額11.6億元,下降20.5%。
8個盈利逆勢增長的行業中,煙草制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33.1%,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93.7%,化學纖維制造業增長90.2%,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增長25.1%,非金屬礦采選業增長8.1%,醫藥制造業增長3.3%。
省統計局分析,疫情沖擊下,企業生產銷售顯著下降,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7.3%,這是企業盈利下滑的主要原因。同時,企業生產成本費用上升也擠壓了利潤空間,疫情期間企業無法正常恢復生產,但用工、折舊等成本及各項費用剛性支出不減,并且防疫成本有所增加。 1月至2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費用為94.3元,同比增加0.6元,規上工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3.91%,下降0.88個百分點。受需求收縮影響,全省部分重點行業工業品價格下行。
1月至2月,化學纖維制品出廠價格下降5.5%、電子信息下降3.3%、化工下降1.7%、家電下降0.6%。
2月末,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計37422.3億元,同比增長8%,資產負債率為56.7%,下降0.2個百分點。規上工業企業資產質量和運營狀況總體穩健,隨著企業復工復產進程加快,疫情造成的短期沖擊將逐步緩解,工業企業效益狀況將得到有效改善。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