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史洪芳)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四送一服”專項行動工作要求,省農業農村廳制定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四送一服”幫扶主題活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4月22日下午,在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推進“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四送一服”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上,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王恒勝介紹有關情況。
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 王恒勝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農業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是現代農業發展主體、主要農產品供給主體,同時還是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已經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力量。長期以來,我省對培育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高度重視,分類制定了促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發展的相應法律法規及政策措施,在落實財政稅收政策、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金融信貸服務、擴大保險支持范圍、支持拓展營銷市場、支持人才培養引進等方面施策發力,促進了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蓬勃興起。
截至目前,全省注冊登記的家庭農場發展到14.3萬家,居全國首位;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11萬個,位居全國第五;共有各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7萬家;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達到5萬多個,全年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總面積超過2億畝次。
近年來,全省農業農村系統結合職能強化指導服務,借力“四送一服”平臺解困幫扶,積極推動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提質增效,創新開展“培育產業、培養能人”試點,持續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轉型升級引領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圍繞今年“四送一服”工作要求,省農業農村廳按照“政策扶持、指導服務、示范引領、規范提升、探索創新”的思路,結合農業“雙招雙引”工作的推進,選擇各級示范主體作為本次主題活動的重點服務對象。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政府新聞辦主任 鄭明武
法律政策送主體。主要是通過形式多樣的對接方式,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負責人、縣鄉輔導員開展法律政策宣傳及咨詢解讀、示范創建指導,宣傳推廣用好省“四送一服”雙千工程綜合服務平臺。
強化管理促主體。現場幫助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產業帶頭人了解名錄填報、產品認證、品牌建設、統計指標的相關要求,指導與小農戶建立契約型、分紅型、股權型等合作方式,常態化開展示范創建,實施好農村產業帶頭人培育工作,指導23個縣(市、區)扎實開展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示范縣創建,落實好中央和省財政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項目,做好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運行監測工作。
專項活動強主體。積極組織主體參與省市縣相關部門舉辦的金融、院校、企業及土地、人力資源等綜合專場對接活動;推動“雙招雙引”,組織主體參加合肥、上海農交會及外省舉辦的各種農產品展示展銷活動,協助中郵、中化、中糧等央企以及建行、省農擔公司、浙江網商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支農惠農項目落地。
輔導服務進主體。樹立輔導員長期服務意識,建立長效溝通機制,幫助主體梳理生產經營中的薄弱環節,動態提供生產經營信息服務;市縣農業農村主管部門針對“四送一服”綜合服務平臺上主體反映的意見、困難和問題,實行線上辦理線下走訪,及時幫助協調解決或代為反映;與省廣播電臺合作辦好《農民服務臺》欄目,每周選送2-3個優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走進直播間,分享成功經驗,典型示范引導。通過報紙、廣播電視、政府網站等及自媒體平臺,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宣傳解讀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政策措施,跟蹤報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幫扶活動開展情況。
全省農業農村系統還組織省第四工作組與宿州市聯合編組深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行涉農政策宣傳解讀、收集解決主體訴求,目前正結合農時,組織開展小麥赤霉病防治“送技術到田頭”、農產品加工“送技術進車間”專場活動。在要素支持方面,各級財政持續加大資金扶持力度,金融機構與政策性農業擔保機構不斷打出組合拳,如省農擔公司與郵儲銀行安徽省分行今年3月份推出“春風行動”,為糧食生產主體和鄉村產業帶頭人解決春耕生產資金短缺問題,目前全省已有近萬戶各類糧食生產主體申請落實貸款65.75億元。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