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史洪芳)7月30日,記者從省經信廳獲悉,今年以來,主要經濟指標表現良好,展現出了較強的韌性和活力,呈現穩中加固、穩中提質、穩中向好態勢。上半年,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3%,實現利潤總額1397億元。
上半年,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3%,高于全省GDP增速4.4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37.7%;兩年平均增長9.4%,高于全國2.4個百分點,居全國第7、中部第1位;實現利潤總額1397億元,同比增長52.4%。營業收入利潤率6.5%,創“十三五”以來最好水平。
分城市看,上半年,合肥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29.5%,高于全省12.2個百分點,居省內第1、長三角主要城市第2、省會城市第2位,對全省工業增長貢獻達30.6%;蕪湖、馬鞍山和滁州市分別增長19%、18.2%和14.7%。從兩年平均看,四市分別增長14.5%、10.2%、11.1%和10.5%,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上半年四市對全省工業增長貢獻達59.9%,成為支撐工業經濟快速增長的“主引擎”。
行業發展穩步回暖。上半年,全省41個大類行業增長面超9成,產能利用率達79.7%,同比提升9個百分點,高于全國1.8個百分點。原材料、電子信息、汽車和醫藥行業對全省工業增長貢獻達60%;其中電子信息行業增長39.4%,汽車行業增長31.9%,醫藥行業增長46.3%。
匹配指標持續向好。上半年,全省工業、制造業用電分別增長19.2%、20.2%。6月末,全省工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4.6%,創年內最好水平;其中,制造業貸款余額增長15.2%。6月份,我省制造業PMI為51.1%,高于全國0.2個百分點,連續16個月位于擴張區間,市場需求持續釋放,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進一步加快,實物量及預期性指標均表現出較強支撐性。
上半年,全省技改投資同比增長19.4%,分別高于工業、固定資產投資5.7個、8個百分點;制造業技改投資增長20.1%;全省16個市中有15個市增長超過兩位數,銅陵、宣城、滁州、蕪湖、亳州、六安等6市增速在30%以上。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