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省多個鐵路項目建設快馬加鞭,全力以赴按預定時間節點有序推進。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安徽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62.2億元,同比增長23%,織線成網、互聯互通的鐵路版圖持續擴容。
近日,在南昌至景德鎮至黃山高速鐵路安徽段站前一標施工現場,工人們正搶抓晴好天氣,全力進行線路檢查、邊坡綠化修復等工作,為聯調聯試和正式通車做好準備。
截至目前,昌景黃高鐵累計完成投資101.897億元,占總投資的81.4%;站前、站后、四電工程已完成;靜態驗收基本完成,計劃2023年年底建成開通。
6月25日,在淮北市相山隧道進口施工現場,伴隨著挖掘機轟隆隆的開掘,相山隧道正式進入洞身施工階段。
淮宿蚌城際鐵路正線全長約161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沿線設淮北北、淮北西、宿州西、雙堆集、固鎮南、蚌埠南6座車站。作為一條以區域城際功能為主,兼顧路網功能的高速鐵路,淮宿蚌城際鐵路建成運營后,將成為皖北城市群連接合肥都市圈及長三角地區的便捷通道,對于完善區域城際快速鐵路網,密切皖北城市群與合肥都市圈的聯系,促進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6月21日,在馬鞍山當涂縣江心洲的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施工現場,隨著起重機的緩緩牽引,一節重達630噸的鋼桁梁在距長江水面60米的高空精準吊裝對位,標志著副汊航道橋進入主體鋼桁梁架設的關鍵階段。
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分主汊航道橋和副汊航道橋,其中作為全線重難點工程的副汊航道橋總長840米,主跨392米。主體鋼梁共分33個大節段,主梁標準節段吊裝重量約1100噸,最大節段重量約1400噸。建設單位寧安鐵路公司協同參建方中鐵四局等單位秉持“智能化造橋”的理念,各鋼梁節段均在鋼梁生產基地進行工廠化預拼裝生產,采用船舶通過長江航道運輸至橋位現場,智能化架梁吊機進行鋼梁提升,運用智能化頂推設備、智能化斜拉索張拉、智能水文監測等一系列先進工藝和技術,確保架梁施工安全質量全過程平穩受控。
作為鐵路省方出資人代表,安徽省投資集團鐵投公司全力以赴做好我省鐵路資金保障、征遷協調、建設管理等工作,推進全省鐵路投資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力爭昌景黃高鐵安徽段早日通車運營,建成池黃高鐵,加快推進宣績、合新、阜淮、淮宿蚌等項目建設,助推“軌道上的安徽”加速前行。力爭到2025年,我省鐵路運營里程達7100公里,其中高鐵4000公里。鐵路網覆蓋90%以上縣,其中高速鐵路網覆蓋80%以上縣。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