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科教

中國創新能力穩步提升

來源:人民日報2024-10-10作者:劉赫 劉仲華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日前發布的《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在全球的創新力排名較去年上升1位至第十一位,是10年來創新力上升最快的經濟體之一。報告認為,全球創新指數在一些關鍵指標上表現出積極趨勢,新興經濟體有望成為全球創新的新引擎。報告表示,中國擁有26個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中國創新發展正展現出強大動能和廣闊前景。

中國是10年來創新力上升最快的經濟體之一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9月26日發布的《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評估了全球130多個經濟體的創新生態系統表現。報告以“創新投入”和“創新產出”兩個次級指數的平均值作為計算結果,主要涵蓋知識與技術產出、人力資本與研究、商業成熟度、市場成熟度、創新產出、基礎設施、政策環境等7個大類78項細分指標。

報告在分析當前全球創新形勢時表示,2023年全球風險投資、國際專利申請量和科學出版物數量出現下滑,研發支出增長也有所放緩。但2023年全球技術進步依然強勁,尤其在基因組測序、計算能力、動力電池等領域。5G、機器人和電動汽車等領域的技術應用正在深化。此外,今年的全球創新指數還在一些關鍵指標上表現出積極趨勢,包括全球貧困率下降、勞動生產率上升等。

報告認為,新興經濟體有望成為全球創新的新引擎。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鄧鴻森說:“越來越多國家認識到,釋放本國人民的創新潛力,對于實現增長和發展以及應對當地和全球性挑戰至關重要。”

報告顯示,中國在全球的創新力排名第十一位,是排名前30的經濟體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經濟體,也是10年來創新力上升最快的經濟體之一。

“中國有效地將創新投入轉化為創新產出。”報告指出,中國的“創新產出”和“創新投入”分別排在第七位和第二十三位,均高于去年。在全球創新指數的七大領域中,中國在知識與技術產出、基礎設施和商業成熟度方面的排名靠前;在動力電池、電動汽車等具體細分領域,中國的創新發展和應用推廣對拉動創新發揮重要作用,反映出中國創新發展的強大動能和廣闊前景。

中國再次成為百強科技創新集群最多國家

《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擁有26個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超過去年的24個,位居世界第一。隨著中國創新能力穩步增長,這已是中國連續第二年榮登榜首。

全球創新指數中的科技創新集群是指在特定地理區域內,高密度分布的科研機構、高校、企業和創新產業的集合體,通常具備強大的創新能力,并在全球科技和經濟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全球十大科技創新集群榜中有7個在亞洲,中國深圳—香港—廣州城市群、北京市、上海—蘇州城市群、南京市排名前十。

與往年相比,位于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科技創新集群表現亮眼。其中,中國集群的科技產出增速引人關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中國辦事處主任劉華表示,中國科技產出快速增長有目共睹,特別是在國際專利申請方面。中國科技集群的強勁表現反映了中國政府的強有力支持、企業的創新能力以及研究機構的積極參與。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經濟學與統計司綜合指標研究處負責人、全球創新指數報告聯合撰稿人沙夏·文森特表示,全球科技創新集群排名反映了各國在科技文獻發表及《專利合作條約》國際專利申請中的活躍程度,中國在這一方面有著出色的表現。

中國科技創新集群內的大學、科研機構和企業產生了大量的創新成果,推動中國經濟發展與全球科技進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卡斯滕·芬克表示,很多創新活動都發生在中國的大都市區,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綜合多項指標來看,中國很多行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已處于世界最前沿的水平。

中國構建了知識產權保護和創新生態系統

新時代以來,中國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通過全社會共同努力,中國科技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涌現,一些前沿領域開始進入并跑、領跑階段,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

中國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達33278億元人民幣,比1991年增長233倍。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數據顯示,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三大業務體系——《專利合作條約》國際專利、海牙體系外觀設計、馬德里國際商標申請中,中國申請人的申請量穩居世界前列。今年7月發布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生成式人工智能專利態勢報告》顯示,2014年至2023年,中國生成式人工智能專利申請量超過3.8萬件,占全部專利數量的70.3%,居世界第一。

彭博社分析預測,中國高科技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將從2018年的11%增至2026年的19%,如果把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新三樣”也計算在內,這一比例到2026年將擴大至23%。英國《經濟學人》雜志網站日前刊文表示,中國作為世界研發實驗室的作用日益增強,很多跨國企業在中國的研發中心已成為創新的搖籃,其創新成果正廣泛應用在全球各地。

鄧鴻森表示,中國構建了知識產權保護和創新生態系統,成為全球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貢獻者。“中國提交的知識產權數量超過全球其他國家的總和,這充分證明了中國政府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視。”

(本報柏林電)

《 人民日報 》( 2024年10月10日 03 版)


責任編輯:陸迪

更多24小時新聞排行
更多專題推薦
更多視頻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另类videosgratis妇|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视频一| 最新仑乱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在线网| 精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成归v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a| 99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怡红院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7久久97精品免视看秋霞|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六区| 国产一级理论片| 91av电影在线观看|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操| 一级黄色片网站| 我被黑人巨大开嫩苞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色av| 日韩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一区二区|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网站| 色屁屁www影院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又黄又爽视频| 黄色软件网站大全|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在线视频| tubesex69| 尤物国产在线精品福利一区|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高清| 日产欧产va高清| 亚洲一卡一卡二新区无人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女| 四虎影院一级片| 亚洲丝袜第一页| 天天射天天操天天色|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综合|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亚洲一级黄色大片| 欧美区在线播放| 亚洲大成色www永久网址| 欧美极度极品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