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第十屆中國國際納米科學技術會議(ChinaNANO2025)上獲悉,近年來,我國納米專利授權總數穩居世界第一,已成為全球納米科技的重要貢獻者和前沿產業大國。
ChinaNANO2025由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主辦,是2025中關村論壇系列活動暨北京國際學術交流季活動之一。大會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白春禮在30日上午的會議開幕式上致辭表示,納米科技是推動綠色能源、生物醫學、信息技術等戰略領域突破、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力量。我國已成為全球納米科技的重要貢獻者和前沿產業大國。人工智能的興起為納米領域帶來革命性機遇,正在深刻重塑其研究范式。
在31日舉行的納米科技產業論壇上,《中國納米科技產業白皮書(2025)》發布,系統梳理全球與中國納米科技產業發展脈絡與未來趨勢。白皮書顯示,自2000年至2025年,全球授權納米專利總數超過107.8萬件,其中中國專利達46.4萬件,占比高達43%,穩居世界第一,超過美國、日本、韓國三國數量之和。中國科學院以2.34萬件專利位列全球專利權人榜首。預計至2025年底,全球納米市場規模將攀升至1.5萬億美元,2018至2025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7%。中國納米技術專利轉讓與許可率突破8%,成果轉化效率持續提升。納米產業論壇邀請了十二位企業家分享產業技術進展與創新創業經驗,并通過展覽集中呈現從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到中西部地區的納米產業矩陣,覆蓋千億級產值規模,展現出蓬勃的區域協同創新生態。
8月29日舉辦了第六屆全球納米科技中心主任論壇,以“AI for Science”為主題,吸引了來自中國、美國、歐洲、以色列、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近40位頂尖科學家、納米中心負責人及學術期刊主編參會,共同探討智能時代納米科技發展的新機遇。白春禮表示,AI與納米科學的深度融合將為材料設計、藥物研發、能源轉化等領域帶來革命性變革,需要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推動跨學科研究,共同探索AI賦能納米科技的新路徑。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