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必須以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基,以調動全黨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著力點,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我們黨之所以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關鍵就在于始終堅持把政治建設作為黨的建設的根基和靈魂,為不斷發展壯大、從勝利走向勝利提供了重要保證。
一
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其首要任務,就是保證全黨服從中央,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將這一首要任務落到實處,必須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提高政治站位,堅決維護核心。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認為,維護核心是保持黨的團結統一的基礎,黨有核心才能思想上高度統一、政治上高度團結、行動上高度一致。維護核心,就是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就是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員干部要不斷強化忠誠核心、擁護核心、跟隨核心、捍衛核心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時刻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向黨中央決策部署看齊,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執行、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
強化理論武裝,堅定政治信仰。堅定政治信仰,是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政治上的堅定、黨性上的堅定都離不開理論上的堅定”,這一論述深刻揭示出強化理論武裝與堅定政治信仰的內在關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廣大黨員干部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在學思踐悟中砥礪初心使命,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思想覺悟和理論水平,持續擰緊理想信念“總開關”,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確保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能“風雨不動安如山”。
站穩政治立場,增強政治定力。政治立場事關根本。我們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政治立場堅定是對每名黨員干部的基本要求。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正處在實現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改革發展正處在攻堅克難、闖關奪隘的重要階段,更加需要全黨統一思想、凝聚意志、站穩立場。黨員干部要堅定馬克思主義立場,深刻認識人民立場是我們黨的根本政治立場。要不斷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自覺做到“五個必須”,堅決杜絕“七個有之”,時刻保持政治警醒,不斷增強政治定力、筑牢思想防線、守住行為底線,旗幟鮮明地同各種錯誤思潮和不良傾向作斗爭。
二
黨要管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基礎性工程。強化黨的政治建設,就要從黨內政治生活抓起,從落實法規制度嚴起,從提升政治素質做起。
堅持貫徹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黨內政治生活正常開展的重要制度保障,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重要標志,也是黨維護團結統一、作出科學決策、凝聚前進力量的制勝法寶。貫徹民主集中制是“集體領導必需”“黨內監督必查”“工作失職必究”的剛性制度,是領導干部必修的“基礎課”、必備的“基本功”、必守的“硬規矩”。新時代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必須堅定不移貫徹民主集中制,強化制度執行的政治自覺,實行統一領導,堅持集體領導,增強民主素養,提高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的能力水平,切實保障黨員權利,加強黨內監督力度,堅決做到“四個服從”。
嚴格落實組織生活制度。黨的組織生活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和有效載體,是黨組織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監督的重要形式,是交流思想、總結經驗教訓、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重要平臺。黨員參加黨的組織生活,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基本原則。沒有嚴格的組織生活,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黨組織決議的貫徹落實、各項工作任務的傳達推進、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和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的發揮、黨員的教育管理監督,都將失去可靠依托和有效載體。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在黨內平等地過組織生活,以身作則,做學習黨章、遵守黨章的模范,主動接受組織監督。要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組織生活制度,定期做好“政治體檢”,常用善用批評和自我批評這一銳利武器,開展積極健康的思想斗爭。
提升自身政治素質。政治素質是衡量新時代黨員干部素質和能力的首要標準和根本要求。政治素質高,黨內政治生活質量才有保證。開展好黨內政治生活,關鍵在于加強政治訓練、政治歷練,堅持把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挺在前面。黨員干部要自覺將提升政治素質貫穿成長全過程,主動把黨性放到實踐中去磨礪、錘煉、檢驗,通過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不斷提高政治素養和履職能力。要用心用力練就把握方向、洞察大勢、掌控全局的硬本領,在辨別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駕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風險上率先垂范,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三
黨性是黨員干部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面對“四大考驗”“四種危險”的嚴峻挑戰,黨員干部要把講政治貫穿于黨性鍛煉全過程,把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職、為民造福作為根本政治擔當,自覺修好新時代共產黨人的“心學”。
錘煉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對黨忠誠,是共產黨人首要的政治品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黨忠誠,必須一心一意、一以貫之,必須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毀其節。我們黨一路走來,經歷了無數艱險和磨難,但任何困難都沒有壓垮我們,任何敵人都沒能打倒我們,靠的就是千千萬萬黨員的忠誠。衡量黨員干部理想信念堅不堅定、黨性強不強,關鍵看是否對黨忠誠。要淬煉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用偉大建黨精神滋養黨性修養,在思想認識上增強黨性意識,在發展實踐中加強黨性鍛煉,把理想信念作為安身立命的主心骨、修身立業的壓艙石,深深融入血脈和靈魂,把對黨忠誠落實到具體工作中、體現到推動黨和人民的事業發展中。
強化為黨盡職的責任擔當。共產黨人的黨性,集中體現在責任與擔當上。為黨盡職,是我們黨對黨員干部的一貫要求,也是黨員干部黨性堅強的重要體現。黨員干部忠實履行職責,就要在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關頭豁得出來,真正做到為黨分憂、為黨擔責。要樹立強烈的責任意識,大力弘揚斗爭精神,始終保持敢于斗爭的風骨、氣節和操守,以直面矛盾問題的勇氣、敢啃硬骨頭的擔當,狠抓工作落實。要堅持以上率下,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既要到工作局面好的地方總結經驗,又要到困難較多、情況復雜、矛盾尖銳的地方排憂解難,尤其對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深入調研,切實摸準實情、解好難題、推動發展,始終做到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
堅守人民至上的公仆情懷。堅持黨的人民性是最大的黨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的百年奮斗史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的歷史。”前進道路上,我們要清醒認識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要始終胸懷“國之大者”,以堅強黨性取信于民、引領群眾。堅持人民至上,不斷強化宗旨意識,時刻牢記“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這一根本性問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恪守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常思國之所需、民之所盼,竭心盡力為人民謀福祉,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作者單位: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