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理論--熱點

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來源:大連日報2023-06-26作者:王犇 洪曉楠

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提出新時代的文化使命是“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特別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共同努力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文化和文明的復興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方面,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歷史節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一重大課題,彰顯出中國共產黨人高度的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自覺,也體現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增強中華文化認同

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凝聚奮進合力

中國式現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現代化。在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個特征之中,排在第一位的“人口規模巨大”處于基礎地位,是中國推進現代化的現實條件,是對中國基本國情的總體描述。在這樣一個整體性特征之下,還要充分考慮我國人口問題的多樣性與復雜性。一方面,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的國家。56個民族分布在全國各地,不同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和而不同的民族文化,共同構筑起多元一體的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實體,“處理好民族關系始終是國家政治生活極為重要的內容”。另一方面,我國約有6000多萬海外華僑華人分布在世界198個國家和地區,他們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員,“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具有獨特優勢,發揮著橋梁紐帶作用”。當前,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要充分發揮出“人口規模巨大”的優勢就要在最大程度上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和海內外中華兒女的智慧和力量。與“中國現代文明”這一敘事方式不同,“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更加突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從“根”上拉近了全國各族人民和海內外中華兒女的物理距離與心理距離,更有利于增強全國各族人民和海內外中華兒女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更有利于形成中華民族共同致力于為實現民族復興偉業而團結奮斗的強大合力。

彰顯中華文明特性

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深厚底蘊

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中華文明的現代形態,是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階段性成果和文化建設目標。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中國式現代化賦予中華文明以現代力量,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在從傳統到現代的動態轉變過程中,中國式現代化激活了中華文明的優秀質素,使其在現代社會重獲新生;同時,中華文明的特性也在最深層次上塑造著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樣態和發展方向。在這次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高度概括了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即突出的連續性、突出的創新性、突出的統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為理解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與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理論遵循。其中,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和創新性體現出“守正與創新”的辯證統一,使中國式現代化超越了“傳統-現代”二元對立的現代化發展模式,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厚沃土,呈現出巨大的優越性和強大的生命力;中華文明突出的統一性與包容性體現出“求同與存異”的辯證統一,以共同的信念、利益、命運等統一性為基礎,彰顯中華文明的包容性,使中國式現代化突破了文明優越論的現代化發展導向,對內凝聚中華民族力量,對外凝聚世界文明共識,更好地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與世界各國一同促進人類文明發展進步;最后,中華文明突出的和平性使中國式現代化摒棄了西方依靠侵略和擴張的現代化發展路徑,堅持和平發展道路,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重建人類文明秩序貢獻中國智慧。

創造新型文明形態

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構建概念載體

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現代文明的中國方案,是在文明論的話語高度上對“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成果凝練和價值升華。在現代社會談論“文明”的話題繞不開“現代性”的問題。“現代性”這一概念源起于西方的社會變遷,是美國、法國民主革命及英國工業革命的產物。西方現代性的“首先形成”使西方現代文明長期霸占著人類文明發展模式的主導權和現代化理論的話語權,導致非西方國家和社會在現代化的初期階段只能模仿西方,難以建立自身文明的合法性。隨著全球化程度的不斷加深,西方現代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日益凸顯,物質主義膨脹、殖民主義擴張、霸權主義盛行等西方現代性病癥難以得到根治,不僅使自身陷入了發展困境,也嚴重阻礙了非西方國家的現代化進程。與西方現代化形成的單向度文明不同,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創造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新型“整體性文明體系”,表明以“全體人民共同富?!薄拔镔|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和平發展道路”為鮮明特征的中國式現代化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極大程度地推進了人類文明形態從“單向度文明”到“整體性文明”的變革。從這個意義上而言,“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與“人類文明新形態”相互呼應,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中華文明的新形態,是現代化文明的新形態,是社會主義文明的新形態,是這三種文明綜合創新而成的新形態,所以“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能夠在更具體的維度上彰顯出“中華性”,能夠以更加鮮明的“中國名片”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為構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明敘事提供重要的概念載體。

總之,“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一概念的提出不僅為“中國何以為中國”的時代命題寫下生動注腳,同時也為世界讀懂中國提供了重要視角,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在全球多元文明格局下,我們要自覺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加快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矢志奮斗。

本文系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資助(DUT22RW301)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分別為大連理工大學博士研究生,大連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


責任編輯:王振華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综合| 娇妻之欲海泛舟小强|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狠狠爱天天综合色欲网| 日本后进式啦啦啦动态|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尤物丿| 午夜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青青青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va欧美va香蕉在线观看| 67pao强力打造国产免费| 在线视频免费观看a毛片| 一区二区精品在线观看| 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日韩美女片视频| 亚洲va韩国va欧美va| 欧美日韩不卡视频| 亚洲爆乳无码专区www| 高清国产美女**毛片在线|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播放器| 97久久精品人妻人人搡人人玩 | 操动漫美女视频| 久久人妻内射无码一区三区| 渣男渣女抹胸渣男渣女app | 强行交换配乱婬bd|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线人| 欧洲亚洲国产精华液| 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精品午夜久久福利大片免费| 啦啦啦在线免费观看| 色婷婷精品大在线视频| 国产三级在线播放| 补课老师让我cao出水|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刺激在线视频| 91免费播放人人爽人人快乐|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狼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狼 | 亚洲jizzjizz妇女| 女的被触手到爽羞羞漫画|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中文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