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到安吉調研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和闡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推動這一重大理念在理論深度與實踐廣度上不斷深化拓展,逐步發展成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標志性觀點和代表性論斷,指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新征程上,我們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協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
深刻把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理論內涵和實踐要求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重要的發展理念,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重大原則,具有豐富的理論內涵和時代意義,必須深入學習領會、認真貫徹落實。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深刻闡述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辯證統一關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經濟不能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竭澤而漁,生態環境保護也不是舍棄經濟發展而緣木求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破除了過去環境與經濟兩者之間僵化對立的錯誤認識,指明了實現發展和保護協同共生的新路徑。一方面,生態環境問題是在發展中產生的,也必然要靠發展解決,經濟發展可以為生態環境保護提供重要物質基礎和條件,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另一方面,良好生態環境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離開了“綠水青山”,人類社會一切財富都將成為無源之水和無本之木,而且綠水青山本身蘊含著無窮的經濟價值,可以源源不斷帶來金山銀山。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有力支撐。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深刻回應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闡明了“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同等重要的地位,是對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積極回應,體現了我們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發展經濟是為了民生,保護生態環境同樣也是為了民生。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綠水青山日益成為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內容,人民群眾對優質生態產品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必須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讓人民群眾在天藍、地綠、水清的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深刻揭示了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嶄新路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縱觀人類文明發展史,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工業化進程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質財富,也產生了難以彌補的生態創傷。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建設綠色家園是人類的共同夢想。必須秉持地球生命共同體理念,不斷深化生態環境領域國際合作,積極參與和引領全球環境與氣候治理,持續加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國際傳播,為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共建清潔美麗世界貢獻更多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引領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重大成就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科學指引下,我國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生態文明建設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
發展的綠色底色更加鮮明。堅持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生態奇跡和綠色發展奇跡。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清潔電力體系和清潔鋼鐵生產體系,96%以上煤電機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并穩定運行,啟動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大力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創建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模式。2017年以來,先后組織命名572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240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生動實踐和鮮活樣本。
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顯著。從解決人民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入手,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創造了最大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同時有效保護生態環境的成功實踐。與10年前相比,全國重點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累計下降56%,重污染天數減少92%;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從64.1%提高到90.4%,長江干流連續5年、黃河干流連續3年全線水質穩定保持Ⅱ類;90%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和74%的國家重點野生動植物種群得到有效妥善保護。經過努力,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全國公眾生態環境滿意度連續4年超過90%。
全民生態環保意識明顯增強。深入踐行生態文明是人民群眾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事業,動員全社會行動起來,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截至目前,全國生態環境志愿者人數已超過3500萬,志愿服務項目超過150萬個。美麗中國建設全民行動體系初步構建,生態文明主旋律更加響亮,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漸成為社會新風尚。
全球環境治理貢獻愈發彰顯。深入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主動承擔責任、展現大國擔當,在全球環境治理中發揮建設性作用,實現了由參與者到引領者的重大轉變。積極推動《巴黎協定》的達成、簽署、生效和實施,作出碳達峰碳中和莊嚴承諾。作為主席國成功舉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推動達成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倡導建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與40多個國家簽署了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和援助協議,成為世界綠色發展的堅定行動派、重要貢獻者。
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緣起于浙江、踐行于全國。20年的實踐探索開辟了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新境界,彰顯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經久不衰的實踐偉力和持久旺盛的生命力。新時代新征程,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
積極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深化美麗中國建設推進落實機制,協調推動各領域行動全面展開,研究制定美麗中國建設成效考核辦法。一體推進各層級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高標準建設美麗城市,因地制宜建設美麗鄉村,加快實施美麗河湖、美麗海灣建設提升行動。深入推進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進一步壓實各地區各部門抓好美麗中國建設的政治責任。
持續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全面準確落實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方針,以更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開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提質增效行動,持續推進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和重要湖庫保護治理,加強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源頭防控,加大固體廢物和新污染物治理力度,強化生態保護修復與監管,推動生態環境質量實現全面改善。
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深化多領域多層次減污降碳協同創新,加快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等優化調整。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持續建設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國際影響力的碳市場,加快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和碳標識認證制度。深化生態環境領域科技創新,建設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
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完善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體制機制,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推進生態綜合補償,持續開展生態文明示范創建。推動生態環境法典編纂,實施分區域、差異化、精準管控的生態環境管理制度,健全生態環境監測和評價制度,實施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和標準體系,為美麗中國建設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
(作者為全國政協環境資源界委員、生態環境部部長)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01日 10 版)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