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恰逢周日,安徽省巢湖湖濱國家濕地公園里游人如織,有的在促膝長談,有的在拍照留念,有的在觀賞美景,大家都樂在其中。
本網訊(記者 賀鵬云)初秋的巢湖煙波浩渺、綠意盎然,環湖處處是美景,令人心曠神怡。
近年來,安徽省全力推進巢湖綜合治理,系統實施碧水、安瀾、生態修復、綠色發展、富民共享“五大工程”,打造優質優良宜居宜業的生態高地。
碧水工程 守護一泓清水
治湖先治源。湖水污染,問題在湖里,根子卻在岸上。安徽省強化系統治理,堅持點線面結合,全面推進雨污分流改造和污水處理廠提標擴容,推進南淝河、派河、十五里河等重點河流治理,加強杭埠河、白石天河等清水河流保護,大力削減農業面源污染,努力不讓一滴污水流入巢湖,堅決杜絕“外源”污染。
“今年來,我們開展了8條主要入湖河流污染物削減控制,制定入湖河流污染物濃度總量雙控目標。”安徽省巢湖管理局工作人員張拴拴說。
針對巢湖本來的污染問題,實施控磷專項行動,開展入湖河流河口、巢湖重點水域底泥清淤,投入科技治藻設備打撈處理巢湖沿線各區域藍藻,爭取最大力度清理“內源”污染。
“目前已經投入5艘藍藻磁捕船、8座深井控藻平臺、48座打撈平臺、5座藻水分離站等設備打撈處理藍藻。”安徽省巢湖管理局工作人員張拴拴告訴記者,“2025年上半年,巢湖全湖水質有4個月達到Ⅲ類。環湖沿岸藍藻連續四年不聚集、無明顯異味。”
安瀾行動 保衛美麗家園
近年來,安徽省推進巢湖環湖防洪治理、巢湖大堤加固、裕溪河治理等工程,巢湖大堤城區段防洪標準由20年一遇提高至百年一遇。2020年汛期,巢湖大堤抵御了巢湖流域超百年一遇洪水,保護了沿岸生態安全和人民財產安全。
十八聯圩生態濕地是巢湖安瀾工程的一個縮影。十八聯圩生態蓄洪工程是目前國內第一個將生態濕地作為蓄洪區的工程,為保衛巢湖流域安瀾發揮重要作用。
近年來,安徽省巢湖流域圍繞“防洪”“排洪”“蓄洪”,建設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加快防洪保安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全面提高防洪減災水平,確保“一方百姓平安”。
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成功入選第二批全國市級水網先導區。
生態修復 構筑湖水屏障
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全面完成肥東十八聯圩濕地、玉帶河濕地,巢湖半島濕地、柘皋河濕地、槐林濕地,肥西三河濕地,廬江棲鳳洲濕地、馬尾河濕地,包河區巢湖湖濱濕地、派河口濕地等環巢湖十大濕地建設任務。環巢湖十大濕地像一條絕美的翡翠項鏈,成為巢湖一道天然的守護屏障。
“山水工程”是“十四五”第一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的簡稱,是全國目前規模最大、生態系統最復雜的湖泊型項目。巢湖流域的“山水工程”項目一共包含了47個子項目,包括十八聯圩濕地修復三期工程、兆河廬南礦山生態修復工程、巢湖市蔣家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黃陂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等。
2021年5月巢湖流域“山水工程”正式啟動,2024年底全面完工。經過三年多的努力,績效目標全部完成。其中,工程的子項目肥東縣十八聯圩濕地修復三期工程,先后入選自然資源部“中國山水工程”典型案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糧農組織“生態系統恢復十年”優秀案例,以及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全國山水工程第二批典型案例,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帶動效應。
2022年,在環巢湖十大濕地的大力助推下,安徽省合肥市入選第二批“國際濕地城市”。
綠色發展 賦能創新高地
生態環境保護的成敗歸根到底取決于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方式。湖水治理,表面在“湖里”,根子在“湖外”。產業發展不升級,湖水治理就難有出路。
近年來,巢湖沿岸向“綠”而行、應“新”而動,實施農業綠色發展,打造科教、康養、體育、文旅等綠色產業名片,以綠色發展全力呵護“安徽人民的寶貝”。
環巢湖實施農業綠色發展,建立綠色種養循環示范區,全面推進巢湖一級保護區內土地綠色生產,推廣“綠肥+水稻”種植、果蔬茶綠色種植、水產健康養殖,打造環湖綠色有機農業帶,減少農業面源化肥、農藥污染。
巢湖半島是巢湖沿岸堅持綠色發展的一個典型示范。巢湖半島充分利用巢湖濕地、溫泉、古鎮、名人名居等豐富的人文生態資源,打造綠色產業、科教、鄉村振興示范區。位于巢湖半島的中鐵佰和佰樂康養項目園區,推行“醫養結合”模式,融合了休閑度假、醫療護理、智慧養老等多種功能,吸引了大量省內外的銀發客群長期旅居。
富民共享 拓展增收渠道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隨著巢湖生態環境改善,生態效益日益凸顯。依托生態優勢,支持鄉村發展休閑農業,長臨河古鎮、大圩成為網紅打卡點,巢湖生態名片吸引著投資與人才源源不斷涌入。
這幾年,巢湖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環巢湖騎行在年輕人中十分受歡迎。每到周末和節假日,巢湖岸邊車水馬龍、游人如織,不少游客搭起了帳篷,和家人、朋友一起欣賞大湖美景。夕陽西下,位于巢湖岸邊的茶舍紛紛亮起了燈,驅車前來的都市年輕人三五成群,鉆進茶舍品茶、聽歌、賞美景。
環巢湖旅游蓬勃發展,周邊鄉鎮村民們吃上了“旅游飯”。居民不用去外地打工,在家門口就能發家致富、安居樂業。
如今的巢湖,碧波蕩漾、魚翔淺底、萬鳥齊飛,一幅人水相依、美麗和諧的生態畫卷正徐徐展開。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