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智慧健康’平臺運行以來,整合全市13家二、三級醫院和基層公立醫療機構信息,實現電子健康碼‘一碼就醫’。”市衛健委衛生健康信息中心負責人沈萬松介紹,一年來,馬鞍山市已建立居民電子健康檔案209.7萬份,累計采集檢驗檢查結果1920.2萬份,通過線上預約掛號累計達465.86萬人次,跨醫療機構調閱就診記錄1.46萬人次,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影像調閱率達100%,公立醫療機構影像重復檢查提醒功能覆蓋率達100%。
近年來,市衛健部門全面梳理醫療服務流程,充分運用新技術、新手段、新模式,為群眾提供更加安全有效、優質便捷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運用新技術賦能醫療衛生服務。“馬鞍山智慧健康”平臺基于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全員人口管理的醫療衛生和疫情防控信息化體系基本架構,實現全地區范圍內基本醫療信息系統互聯互通,不斷拓展“互聯網 醫療健康”服務領域,為各級政府部門提供及時、準確、全面的信息,建立“人口全覆蓋、生命全周期、工作全流程”醫療健康信息化工作機制。同時,該平臺以“馬鞍山智慧健康”微信公眾號和“皖事通”APP為入口,為市民提供預約掛號、智能導診、健康檔案、檢查檢驗報告、電子票據等“一站式”便民惠民服務。
運用“新手段”賦能醫療衛生服務。市人民醫院推出“床旁結算”,依托信息化手段暢通結算“快車道”,將傳統的窗口式等待服務轉化為主動服務,將出院結算由“窗口服務”前移至“病區服務”,優化患者就醫體驗。據介紹,自2023年11月13日以來,市人民醫院口腔科、產科、婦科全面推行“床旁結算”業務。截至2024年3月19日,該院已完成“床旁結算”120例。
全市二級以上公立醫院100%設立門診“一站式”服務中心,為患者提供導診、審核蓋章、醫保咨詢、醫聯體轉診、投訴建議受理、輪椅租用等便民服務。在全市三甲綜合醫院設立MDT門診,為患者提供多學科聯合診療服務。
運用“新模式”賦能醫療衛生服務。近年來,馬鞍山市在全省率先建立市縣鄉一體化急救體系、構建“水陸一體”聯動救援模式,建成長三角首個水上急救分站,提供救援服務1000余次。對于危重癥患者,開通綠色通道,及時進行多學科會診,2023年救治患者2340人次。
近年來,馬鞍山市充分發揮市醫調委人民調解優勢,探索形成樹導向、專業解、促防范的“導、解、防”工作法,醫療糾紛調解成功率達92.78%,醫患雙方滿意率達到96%、98.5%。醫療糾紛調解榮獲全國新時代“楓橋經驗”先進典型,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導、解、防”工作經驗在全省推廣。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