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塊藥圃到千億藥都,從手提肩扛到產業集聚,亳州市正全力打造現代中醫藥全產業鏈體系,也全面開啟了世界中醫藥之都的新征程。
作為全國最大的中藥飲片、中藥提取物、中藥保健飲品生產基地,2023年,全市現代中醫藥產業規模達1852.5億元,增長11.32%,其中,中藥材種植業產值46.5億元、增長9.15%,醫藥制造業產值426億元、增長19.5%,中醫藥流通貿易額1380億元、增長9.1%。預計今年現代中醫藥產業規模達2100億元。
中藥材交易 線上線下齊發力
每天清晨,在人聲鼎沸中,藥商王玲玲守在自己的攤位前,迎接著來自全國各地的藥商。在她的攤位前,整齊地擺著三七、陳皮、石斛等中藥材。
今年已經是王玲玲經營藥材生意的第20年了,聞著藥香長大的她也見證了亳州中藥材市場的變遷。“我十幾歲就跟著爸爸‘跑藥’,現在我們一家人都在市場內經營藥材生意。”王玲玲說。
在亳州中藥材專業市場內,像王玲玲一樣的藥商有3萬余名。
走進寬敞明亮的中藥材專業市場,只見各個大廳內整齊劃一排列著一排排攤位,種類繁多的中藥材令人目不暇接,不管是大家熟知的三七、當歸、茯苓,還是陌生的巴戟天、王不留行、北劉寄奴,每一個藥名、藥效都令人感慨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
“目前,市場內日客流量6萬人,每天上市中藥材2800余種,年交易額超560億元,占全國同類交易市場總額近1/3,是全國規模最大、配套最全、管理最規范的中藥材交易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供求信息中心、價格形成中心。”亳州中藥材專業市場工作人員李寧寧告訴記者,市場內入駐藥企2000多家,攤位總量超8000個,直接提供就業崗位2萬余個。從零售、批發到期貨交易,從采購、加工、倉儲到大型現代物流中心,已經形成了完整的一體化中藥材商業產業鏈,成為規模最大、輻射海內外的藥市。
作為中華藥都,亳州市中醫藥文化源遠流長,中藥材貿易也由來已久。明清時期,亳州市就被稱為藥都。改革開放以來,亳州市大力發展中藥材貿易,不斷推動中藥材市場轉型升級,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中藥材集散中心和價格形成中心。目前,亳州市擁有全國規模最大、設施最好、功能最全的兩大中藥材市場,分別為亳州中藥材專業市場、亳州中藥材商品交易中心。
2023年以來,為貫徹落實省衛健委等11部門出臺的加快亳州中藥材市場轉型升級實施方案,我市有序推進中藥材貿易市場升級,亳州中藥材專業市場和亳州中藥材商品交易中心分別建成中醫藥文化展館和中藥產業互聯網平臺展示中心,為客商提供文化品牌、交易信息等方面展示和信息發布服務。
同時,亳州市持續推進中藥材線上交易。截止到2023年年底,中藥產業互聯網線上交易平臺(珍寶島)已上線品種25個,實現交易23.94萬批、成交額10.43億元。亳州中藥材專業市場、亳州中藥材商品交易中心、藥通網等平臺預計實現線上撮合線下交易約400億元。
以產業集聚 打造中醫藥高地
4月22日上午,在位于亳州高新區的安徽雷允上藥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全自動生產線上,一顆顆中藥制劑正被分裝到藥盒中。
“這條生產線一秒鐘可以生產出兩盒產品,是國內目前比較先進的。現在正在生產的就是我們的拳頭產品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中藥滴丸,該單品年銷售額突破3億元。”安徽雷允上藥業有限公司政務總監趙軒告訴記者。
2020年,江蘇雷允上藥業集團在亳州高新區全資收購了一家藥企,并更名為安徽雷允上藥業有限公司,并將這里作為雷允上藥業集團在長三角區域的重要生產基地。
“雷允上入駐亳州,一方面是看中了這里豐富的中醫藥資源和堅實的產業基礎;另一方面,是感受到了亳州市發展中醫藥產業的決心和大力改善營商環境的熱情。”趙軒表示,收購當年,安徽雷允上便駛入了全面發展的快車道,實現年銷售收入4.3億元,上繳稅收4942萬元。2023年,安徽雷允上更是實現產值近7億元,上繳稅收超1億元。
“雷允上落戶亳州不到4年,已從總部轉移7個優質品種在亳進行生產,逐步形成從規范化種植到中藥加工提取、配方顆粒,再到成藥制造的全產業鏈經營業態。”趙軒表示,今年,雷允上藥業集團正在開展中藥創新藥的研發和20余個中藥優質品種向亳州轉移工作,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優質品種轉移到亳州生產。
雷允上的成功,只是近年來亳州眾多醫藥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縮影。2023年,亳州市規上醫藥工業產值426億元、同比增長19.5%。資源優勢加上產業政策的加持,讓亳州中醫藥產業鏈條日趨完善,吸引了眾多醫藥制造大企業、大品種在亳州集聚發展。
目前,亳州市已聚集了包括上海寶龍、中國中藥、廣州白云山、和記黃埔等全國知名及醫藥百強企業73家,同時也培育出濟人藥業、協和成藥業、華佗國藥等多家本土知名企業,共同帶動由過去傳統的中藥材、飲片向中成藥、中藥配方顆粒、破壁飲片等現代中醫藥發展。
同時,亳州市積極對接中醫藥百強企業、上市公司、知名藥企等來亳投資、并購重組。近兩年來陸續促成鷺燕集團、張恒春、立方制藥、華潤醫商等企業在亳投資、并購、合作。目前,我市制劑企業已達36家。現有規上醫藥工業企業195家,2023年新增18家,有4家中醫藥企業或集團產值突破10億元。
亳藥走出去 腳步更鏗鏘有力
中醫藥產業鏈不斷強化的同時,亳州市還制定一系列政策,積極搭建各類平臺,加速“亳藥出海”。
“中醫藥文化在國外的影響越來越大,中藥飲片的海外訂單也越來越多。目前我們公司出口產值占到公司總產值的三分之一,而且每年都在不斷增加。”安徽謂博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鵬表示。
安徽謂博藥業是一家集經營中藥材、中藥飲片、中西成藥、進出口貿易為一體的綜合性現代醫藥企業。公司年產中藥飲片2500余噸,中藥制劑2000萬盒,提取物500噸。同時,該公司還獲得了21個中西成藥批準文號。王鵬說,最近幾年,謂博藥業深度開拓海外市場,出口板塊已逐步上升到企業總產值的30%。公司為不同國家客戶提供定制中藥飲片服務,主營的100多種中藥飲片,長期出口至東南亞和歐洲地區。
濟人藥業中藥配方顆粒暢銷歐洲,太陽升醫藥關黃母顆粒、奧硝唑片登陸非洲市場……與此同時,在《推進中醫藥高質量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發展規劃(2021—2025年)》《安徽省促進中醫藥振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4年)》《亳州市世界中醫藥之都建設三年實施規劃(2023-2025年)》等一系列政策的積極推動下,我市中醫藥領域的出口貿易和中外合作也在持續深入,“亳藥”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力度不斷加深。
如今,乘著“亳藥”出海的“東風”,亳州市大批藥企正緊抓政策利好機遇,加大科技攻關研發力度,著力推動中醫藥國際化,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民眾等提供優質中醫藥服務,讓中醫藥瑰寶惠及世界。
2023年,全市中藥材進出口額累計實現7.4億元,新增進出口藥業實績企業18家。為了加速“亳藥出海”,亳州市舉辦了中國(亳州)-RCEP中醫藥行業合作會議,組團參加第二十八屆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并促成3家企業簽署合作協議,成立了安徽協和成藥業飲片公司駐越南辦事處。
亳州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把中醫藥產業作為首位度產業。目前全市已形成涵蓋中藥材種植、中藥飲片加工、中成藥制造、中藥顆粒劑生產、中藥流通、中醫藥科研和中醫藥文化傳播等鏈條完備的現代中醫藥產業體系。如今的亳州,中藥質量全面提升,產業規模日益擴大,產業鏈條逐步完善,“亳藥出海”持續增長,邁向世界中醫藥之都的腳步更加鏗鏘。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