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亳州市堅持把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把民營企業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持續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全力助企紓困解難,著力打造讓企業辦事舒心、投資放心、經營安心的發展環境,不斷激發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動能。在2023年度省對市政府目標績效管理考核中,亳州市營商環境考核位居全省第7位。
優化服務流程,打造辦事舒心的發展環境。亳州市堅持以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為出發點,強化數智賦能,推動流程再造,實現程序優化,著力構建政策最優、成本最低、服務最好、辦事最快的服務體系。推進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一次辦,實現7.73萬個政務服務事項“一網通辦”,全程網辦率達99.5%。創新實施“一鍵申報”改革,實現3177個政務服務事項“一鍵申報”“智能申報”,平均申報材料由3.59個壓縮至0個、審批時間由3~5天壓縮至最短4小時以內。
搭建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臺,已累計上線“免申即享”政策1118項,通過平臺發放獎補資金6.55億元、惠及企業9914家。建立“企呼我應”溝通機制,市縣領導干部向社會公布電話號碼,收集全市各部門為企辦實事事項1083條在門戶網站進行公開,同時公布各涉企行政審批科室負責人聯系方式,做到有訴必接、接訴必辦、辦就辦好。市委、市政府負責同志接聽交辦群眾和企業反映事項2.46萬件,已經辦結2.45萬件、辦結率達到了99.5%。開通12345熱線營商環境監督及為企服務分線,累計受理企業訴求1.17萬件,回訪滿意率超99%。
法治保障護航,打造投資放心的發展環境。亳州市牢固樹立“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依法維護民營企業權益,構建公平有序市場環境,幫助企業除痛點、解難點、消盲點,切實營造重商、安商、親商的法治環境。制定出臺《亳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深入開展政法機關依法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從嚴查處干擾民營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行為。建立企業合法權益保護快速響應機制,全面清理涉企“掛案”,開辟涉企案件“綠色通道”,推動案件快速流轉、高效辦結,讓企業“輕裝”前行。
常態化開展涉企案件必要性審查,加強涉企保全措施適用監督,慎用司法拘留、逮捕等強制措施,今年以來,建議變更涉企人員強制措施5人。組織開展多部門聯動執法監管,減少涉企檢查頻次,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2024年“綜合查一次”工作計劃主要包含40項行政檢查,涵蓋8705家市場主體。
創新開展差異化監管,并對“A檔”企業免查。持續推進柔性執法,對312項輕微行政違法行為免罰。今年以來,共辦理免罰案件152起、免罰金額132.7萬元。
全力紓困解難,打造經營安心的發展環境。制定出臺《亳州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十條舉措》,建立政企溝通、訴求辦理、要素保障等多維度服務機制,切實助企紓困解難,讓企業把精力用于經營上。持續推行領導干部聯系包保重點企業(項目)制度,定期召開民營企業家懇談會,創新開展“周六政企面對面解難題”活動。
今年以來,市縣兩級開展活動170場次,接待、走訪企業977家,收集訴求問題1035件,已辦結944件、回訪滿意度達100%。實行企業訴求一口收辦、集中分辦、雙向交辦,清單化閉環式推進訴求辦理。今年一季度,通過省為企服務平臺辦理企業訴求1501件,辦結1498件、滿意率達99.8%。同時,推行涉企“辦不成事”問題提級辦理,對交辦2次仍沒有進展或涉及跨部門、跨層級、歷史遺留等復雜問題,由市長或分管副市長牽頭提級辦理。截至目前,通過提級辦理推動解決問題107個。建立“周日項目要素會商協同辦”機制,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用地970.48畝、用工1.12萬人、融資5.39億元。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