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水和空氣,須臾不可缺少。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提高競爭力。近年來,市人大常委會圍繞中央和省市優化營商環境各項決策部署,緊盯經濟發展中的“堵點”“難點”“痛點”,通過立法、監督、決定等方式,不斷助推優化營商環境,全力為我市高質量轉型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精準立法,筑牢法治支撐。市人大常委會牢固樹立“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在全省率先開展優化營商環境立法工作,制定出臺《淮北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條例》共五章三十六條,以解決市場主體反映最為集中的突出問題為切入點,堅持與我市經濟發展和改革舉措相銜接,逐條梳理上位法相關原則性條文,有針對性地提出具體化的落實措施。同時,堅持復制先進經驗補短板、激發動力強弱項、勇于擔當求創新,全力為各類市場主體活動提供“硬核”法治保障。
強化監督,持續跟蹤問效。市人大常委會充分發揮監督“利劍”作用,在進一步強化監督的同時,不斷推動營商環境建設。為確保《淮北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有效實施,著力通過走訪調研、專題詢問、代表建議等方式,積極推動《條例》落地落實落好。圍繞經濟領域,逐年聽取市政府關于全市工業園區承載能力建設情況、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情況,以及數實融合促進工業經濟發展情況等方面的報告,支持政府采取措施積極應對經濟運行壓力,促進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出臺決定,突出制度引領。重大事項決定權是憲法和法律賦予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一項重要職權。市人大常委會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決策部署,著力破解民營經濟發展中的難題,研究出臺《淮北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促進民營經濟加快發展的決定》。《決定》從激發民營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優化民營經濟發展外部環境、助力降低民營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支持民營經濟發展舉措接地氣服水土、構建新型親清政商關系等七個方面,強化頂層制度設計,持續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不斷優化提升。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