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堅持“智改數轉網聯”齊頭并進,加快推動數字化轉型賦能制造業企業模式創新和轉型升級,探索形成“四賦四轉”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工作法。截至目前,全市規上企業數字化改造實現率61.05%,居全省第1位。16家企業獲評國家、省級數字化轉型典型示范項目,濉溪經開區、淮北高新區先后獲評省級首批數字化轉型示范園區。
堅定不移優化數字化轉型生態。強化工作保障。成立以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數字化轉型工作專班,出臺數字化轉型三年實施方案,頂格推進數字化轉型工作。制定區域數字化轉型、智能化改造、企業上云上平臺等10項重點領域支持政策,助力企業“愿轉盡轉、能轉全轉”。2022年以來,兌現企業數字化轉型支持資金占全部工業政策資金的80%以上。強化宣傳引導。召開高規格的全市數字化轉型大會,推行普惠性“上云、用數、賦智”服務,分產業分規模舉辦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宣傳培訓會議30余次,近2000人次參與專題培訓和需求對接會。強化軟硬支撐。面向全國優選海爾卡奧斯、徐工漢云、訊飛智能等30家優秀服務商,建立全市工業互聯網服務商資源池,實現“資源入池”為企業靶向服務。連續3年開展園區通信基礎設施提升專項行動,園區固移融合“雙千兆”虛擬專網建成運營,建成5G基站3707個,實現全市6個省級工業園區5G全覆蓋。建成投運工業互聯網創新服務中心,企業數據采集、匯聚、應用實現“一網集成”。
堅定不移培育數字化轉型動能。突出“鏈主企業”引領。聚焦汽車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綠色食品等重點產業鏈主企業,制定稅收和專利獎勵等政策,以“鏈主企業”帶動產業鏈“鏈式轉型”。目前,已有272家鏈上企業通過省級數字化轉型測評,任務完成率居全省第5位。注重“標桿企業”示范。引導淮北礦業、華孚時尚等標桿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和設備投資,支持碳鑫科技打造“黑燈工廠”,推動翌光科技、國軒象鋁等企業樹立智能化新標桿。目前,全市共培育省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40個,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11個。擴大“中小企業”覆蓋。立足全市中小企業數量占比九成以上的實際,按照“應改盡改”、“愿改盡改”原則,創新運用“政府+服務商”的方式,分園區、分產業鏈引導628家中小企業進行數字化應用,完成率達105.2%,居全省第4位。
堅定不移保障數字化轉型要素。堅持“人才+”。將數字化高層次人才納入“相城人才計劃”緊缺急需人才引進目錄,開展“電子信息產業合肥行”“智能制造產業徐州行”“紡織服裝產業寧波行”等活動,成功舉辦2次市級“人工智能訓練師比賽”,累計培訓數字化人才1500多人、招引約1200人。堅持“金融+”。扎實開展“十行千億萬企”中小微企業融資專項行動,累計達成金融對接17.6億元。創新采用金融機構“盤活閑置廠房+合作入股”的模式,成功獲得抵押貸款3000萬元,解決企業數字化轉型資金緊張的問題。堅持“診斷+”。構建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圖譜和項目庫,免費為企業提供診斷服務,累計診斷企業130家。英科醫科、瑞柏新材料等235家企業實現生產控制、倉儲物流、能耗管理等環節數字化轉型。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