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府印發《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工作舉措》,明確6個方面20項舉措,深入推進政務服務提質增效,打造“滿意‘阜’務”營商環境品牌,持續提升企業和群眾獲得感、滿意度。
拓寬政務服務渠道方面,推進線下辦事“只進一門”、線上辦事“一網通辦”、企業和群眾訴求“一線應答”。各級政務服務中心規范設置綜合服務窗口和專業服務窗口,鼓勵在銀行網點、郵政網點、園區、大型商超、文體場館等場所設置便民服務點,通過集成式自助終端提供“不打烊”服務。以全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為總入口、總樞紐、總支撐,深度聯通各地各部門業務辦理系統,實現線上線下服務渠道同源發布、同步更新,做到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依托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加強政務服務熱線歸并,加強與110、119、120、122等緊急熱線和水電氣熱等公共事業服務熱線聯動,從解決“一件事”出發,向辦好“一類事”延伸。
創新政務服務模式方面,推進關聯事項集成辦、容缺事項承諾辦、異地事項跨域辦、政策服務免申辦。強化跨部門政策、業務、系統協同和數據共享,實行一次申請、一窗(網)受理、一鏈辦理、一窗(網)出件、一次辦好、一體監管、一鍵評價“七個一”服務模式。推行“告知承諾+容缺辦理”審批服務模式,優化政務服務事項線上線下辦理方式。推動更多事項“跨省通辦”,推進與長三角先發地區和阜陽城市圈政務服務工作對接,推廣應用“全省通辦”系統、遠程虛擬窗口。依托“皖企通”優化政務服務平臺企業和個人專屬服務空間,對法律法規明確要求依申請辦理的,為符合條件的企業和群眾自動生成申請表、調用申請材料,主動精準推送,便利自愿申請。
強化政務服務賦能方面,充分發揮政務服務平臺支撐作用、著力提升政務數據共享實效、持續加強新技術全流程應用。提升統一的自然人和法人身份認證、跨域電子印章驗簽、辦件調度、用戶管理等支撐能力。推動各類便民、利企、政務運行應用在“皖事通”“皖企通”“皖政通”上統一發布、管理、運行。依法依規有序共享開放教育、衛生、供水、供電、交通等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聯系的公共數據。深化電子證照數據共享應用,推動電子證照跨地區、跨部門互通互認和擴大應用領域。探索推進大數據、區塊鏈、AI等新技術融合和應用創新,推動政務服務由人力服務型、經驗判斷型向人機交互型、數據分析型轉變。
提升政務服務質效方面,強化幫辦代辦服務、優化公共服務供給、拓展增值服務內容。加強專業化幫辦代辦隊伍建設,提供統一業務咨詢、審前輔導、遠程導辦等線上幫辦代辦服務,對有特殊需求的群體,可以提供上門服務。持續推動水電氣熱、網絡通信等服務事項進駐政務服務中心大廳,實現關聯事項集成辦理。深化電子證照數據共享應用,拓展“安徽碼”應用服務場景,加快“無證明城市”建設。加強助企惠企服務專區建設,探索統籌行業協會、市場化專業服務機構等涉企服務資源,提供政策、法律、金融、人才、科創、國際貿易等服務。
夯實政務服務基礎方面,健全政務服務標準體系、強化政務服務制度供給、健全政務服務工作體系、強化窗口隊伍能力建設。落實政務服務事項與行政許可事項清單、權責清單聯動機制,強化政務服務事項實施清單標準化、規范化管理。鼓勵各地各部門破解集成辦、承諾辦、跨域辦、免申辦等創新服務模式的制度障礙。健全市、縣、鄉、村四級一體聯動的政務服務工作機制。持續提升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和村(社區)便民服務站功能,結合實際推進高頻服務事項進駐大廳,提供“一站式”服務。加強政務服務窗口人員配備、管理、培訓和考核,優化激勵獎勵措施,建立干部窗口鍛煉機制。
強化政務服務保障方面,加強組織領導、調度評價、宣傳推廣。對重點任務和重點事項實行臺賬式管理,及時更新任務落實進展,定期調度,閉環式推進落實。鼓勵各地各部門從實際出發改革創新、大膽探索,加強場景創新復制推廣,力爭政務服務重點領域、重點事項取得更大突破。
此外,我市還同時發布“高效辦成一件事”2024年度第一批重點事項清單,共20大項。其中,企業事項12項,包括企業信息變更、開辦運輸企業、開辦餐飲店、開辦機動車修理店、開辦超市、開辦藥店、信用修復等“一件事”;個人事項8項,包括新生兒出生、教育入學、社會保障卡居民服務、殘疾人服務、宅基地審批管理、退休、身后等“一件事”。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