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制造就是利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通過產業化生產,對廢舊產品進行專業化修復、改造,使其質量、性能達到或超過新產品。
泰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先進的表面技術對舊件進行再制造,使舊產品壽命不低于新產品壽命。再制造與制造新產品相比,一般可節約成本50%,節能60%,節材70%,大氣污染物排放量降低80%以上,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這是馬鞍山市大力推進智能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縮影。智能制造裝備是具有感知、決策、執行功能的各類制造裝備的統稱。作為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重點發展方向和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重要體現,大力培育和發展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對于全市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提升生產效率、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降低能源資源消耗,實現制造過程的智能化和綠色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馬鞍山市印發《馬鞍山市深入推進智能制造三年行動方案》,對標蘇州等先發地區,遴選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等9家優質診斷機構和監理機構,按照工廠、車間、生產線3個層級,完成432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智能制造線下診斷服務,幫助企業梳理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有針對性地制定智能化改造頂層規劃和落地實施方案。
今年以來,馬鞍山市圍繞智能裝備等高端裝備產業領域,常態化赴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點區域,精準招引關鍵配套和整機企業,取得積極成效。全市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增簽約、開工、投產項目89個,投資額302.36億元。其中,新增簽約項目31個,投資額143.42億元;新增開工項目19個,投資額69.17億元;新增投產項目39個、投資額89.77億元。
馬鞍山市強化標桿示范,編制《馬鞍山市裝備行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指南》。5月,馬鞍山市召開全市鑄造行業數字化轉型及大規模設備更新對接會,推動企業“看樣學樣”、數智賦能。在省內率先開展智能制造標桿示范企業認定,對獲認定的企業給予軟硬件設備投資額15%的獎勵,最高2000萬元。2023年新增泰爾重工、長江鋼鐵2家標桿示范企業,累計認定標桿示范企業8家,其中6家標桿示范企業被認定為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優秀場景等。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