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已過,但高溫持續,身為郎溪縣振達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主管安全的礦長,段惠斌每天雷打不動的,就是組織人員繞著礦山巡護一趟。
“一來是安全隱患排查,二來是防止越界越層開采。”段惠斌說,結合視頻監測和動態監測,為的是確保生產安全有序。
振達礦業位于郎溪縣凌笪鎮的方里村,這里三面環山,是典型的砂巖礦產地。礦區占地面積0.16平方公里,范圍內可采儲量1250萬噸,年開采指標60萬噸。該礦于2020年8月正式開采,次年便獲批國家綠色礦山。
振達礦業所處的方里村,恰好與江蘇溧陽交界,正是因為位置特殊,所以自打礦山開采以來,就高標準、嚴要求,把越層越界開采作為紅線,邊開采邊治理,嚴格按照開發利用方案,守牢資源安全底線。
宣城是大美安徽的生動縮影。近年來,該市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持續放大林長制改革效應,真正把生態優勢轉變為發展勝勢。一直以來,守護好綠水青山是宣城的頭等大事。
為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提升礦產資源管理水平,宣城市自5月份開始,分全面排查、集中整治和鞏固提升三個階段,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非法開采礦產資源專項整治行動。
本次專項整治行動持續至10月底,其間將緊盯重點區域(易發、頻發區域)和關鍵環節,重點打擊越層越界、私挖濫采和以河道整治、工程建設、生態修復、土地整理等名義非法開采礦產資源的非法行為。
統計顯示,目前宣城市在冊大小礦山100多家,有金屬礦、有螢石礦,也有砂巖礦,礦種多,且分布散,只有常態化保持高壓態勢,實現對非法盜采礦產資源行為“零容忍”,才能維持良好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秩序。
位于郎溪縣姚村鎮妙泉村的興盛礦業,早在1958年就開始了螢石礦的開采。2013年興盛礦業接管,2016年開始試生產。
該礦區有豐富的礦產資源,螢石礦埋藏淺,易開采,且分布面積廣。對此,郎溪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建立完善的巡查機制,對礦區范圍內的礦產資源開采情況進行定期巡查。
作為礦企本身,興盛礦業在0.2723平方公里礦區,設置固定了21個拐點坐標,通過衛星遙感技術實施監測,杜絕開采過程中越界越層的發生。
“目前可采儲量為31.78萬噸,按照年開采量不超過4萬噸的計劃指標,試生產至今,未發生一起非法盜采和越界越層開采。”身為礦山企業法定代表人,毛寶紅16歲的時候就在礦山上班,他深諳非法開采的嚴重性。
“非法開采對礦企而言,就是高壓線,也是雙黃線,觸碰不得。”毛寶紅坦言,相比舉措,意識更為關鍵,一旦越界越層,就相當于納入了“失信人員”名單。
近年來,宣城市推動非法開采礦產資源專項行動開展,并以此為抓手從嚴從重治理自然資源領域亂象,通過長效機制和探索礦山治理新舉措,推動打擊整治非法開采長效常治,取得階段性進展。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