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記者從合肥市農業農村局獲悉,近年來,合肥種業之都建設成效顯著,全市持證種業企業增加至265家,預計今年我市種業銷售收入預計突破120億元,有望繼續穩居全國第3。
11月28日,記者走進肥東縣石塘鎮安徽國瑞種業公司育種基地,加工車間內,機械轟鳴,工人們加緊作業,經過分級、精選、包衣、包裝等一道道工序,一粒粒飽滿的種子從全自動生產線上產出,即將銷往全國各地。
據介紹,該企業今年已經完成稻種訂單1060噸,增長約15%。“我們計劃明年進一步增加兩成產能?!痹摴鞠嚓P負責人介紹。
據肥東縣農技推廣中心主任王德兵介紹,肥東縣已連續三年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提高種業自主創新能力,做強“種子芯片”。
該縣出臺了《肥東縣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支持種業企業更新升級種子冷庫、倉庫、包裝機等設備,研發優良新品種,對具有第一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種、發展達到規定標準、承辦的百人以上現場觀摩會農作物種業企業,給予5萬—50萬元補貼。
今年肥東縣新增3家雜交稻種生產經營許可,8個品種通過審定,2個品種獲得植物新品種保護權證書,6個品種申請了植物新品種保護權。1家種業企業入選首批國家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基地,3家企業承擔國家級、省級新品種試驗區試和生產區試。
“目前全縣現共有農作物種子企業7家,水稻、小麥、油菜、果蔬年制種面積達3.2萬畝,制種量1.1萬噸,全年種子銷售額約8000萬元。”王德兵介紹。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
近年來,合肥推進保種、護種、育種、引種、用種“五種并進”,加快推進現代種業發展。
全市持證種業企業增加至265家,新增新三板創新層掛牌種業企業1家,新增國家級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2家,總數達9家;新增國家種業陣型企業1家,總數達7家;新增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種業)1家,總數達3家。2024年全市種業銷售收入預計突破120億元,有望繼續穩居全國第3。
在合肥,一些優良品種不斷涌現,我市育成的5個雜交水稻品種進入全國推廣面積前10強,4個中秈稻品種入選長江中下游核心展示示范10大品種,5個夏玉米品種進入黃淮海核心展示示范20大品種。
此外,種業企業創新能力也在不斷提升。豐樂種業“西瓜甜瓜選育”入選國家重要特色物種育種聯合攻關項目;荃銀高科“特早熟早晚稻和再生稻新品種設計與應用”、皖墾種業“養分高效高產小麥新品種設計與選育”等入選國家農業生物育種重大項目。安徽昇谷自主創制并克隆水稻矮稈基因“sdlr5”獲國家專利。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