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市是安徽省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橋頭堡”,依托區位優勢,近年來,全市政法系統做實做優各項安商護企舉措,著力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促進優質資源充分流動。
“良好的平安環境和法治環境具有顯著的‘筑巢引鳳’效應。全市政法系統牢固樹立‘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聚焦尊商安商興商親商,依法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為招商引資、產業發展保駕護航。”馬鞍山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市公安局局長程彰德說。
建立基地開展金融法治宣傳
“大家好,我是安徽省反洗錢宣傳大使‘安小拯’,由我為大家講解關于反洗錢的小知識……”走進花山區人民法院金融教育示范基地,一臺一米多高的機器人主動迎上前來,熱情地擔任起講解員,與參觀人員互動交流。
據了解,該基地于去年3月成立,系全國首家法院系統省級金融教育示范基地。記者注意到,基地共有3層,利用法院的公共長廊、公共活動區域設置了金融知識宣傳區、金融法治保障區、金融法治大講堂等功能區域,打造不同場景讓來訪者沉浸式學法。
“花山區法院是全市案件體量最大的法院,轄區銀行、金融公司多,經濟活動活躍,因而產生的金融糾紛也多,我們與銀行共同打造這個基地就是為了更好地開展金融法治宣傳教育,提升消費者金融消費風險防范意識,服務金融市場健康發展。”花山區法院院長王偉說。
截至目前,該基地已經接待金融從業者、中小學生等600余人次。在注重金融法治宣傳教育的同時,該院還推動金融糾紛源頭預防、前端化解,
成立金融調解專業平臺,在銀行進行金融專業性評估后,由法院進行法理性甄別,通過對具有訴前調解可行性的案件進行充分篩選后,導入金融調解系統,由金融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員進行專業化系統化調解,確保實現簡案快調,減輕當事人訴累。
2023年至今,花山區法院共調解金融類糾紛358起,調解成功160起,調解成功率44.69%。
做優“護企”舉措促進健康發展
11月28日,和縣人民檢察院召開“檢察護企”座談會,向3家保險公司代表通報一起人為制造車禍騙保案件辦理情況。該院不僅為被害保險公司挽回全部經濟損失,還以此案為鑒,幫助被害保險公司舉一反三,提出加強防范措施的建議。
今年以來,馬鞍山檢察機關依法嚴厲打擊各類涉企犯罪,重點懲治壟斷經營、強攬工程等侵害企業合法權益犯罪,從嚴打擊串通投標、合同詐騙等破壞公平競爭秩序犯罪。在助力企業追贓挽損的同時,幫助企業完善管理、堵塞漏洞。
“特別是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我們成立知識產權檢察辦公室,建立‘四檢合一’一體化辦案模式,實現知識產權全職能綜合保護。今年以來,全市共批捕涉知識產權犯罪8件13人,起訴26件41人,為權利人挽回經濟損失194萬余元。”馬鞍山市人民檢察院第三檢察部主任莫莉說。
馬鞍山檢察機關認真做好辦案“后半篇文章”,針對案件中暴露出的企業發展共性治理問題,制發治理類檢察建議47件,持續跟進落實,有效促進行業規范發展。
“為精準把握企業需求,全市檢察機關先后成立檢察服務站、檢察護企工作室等平臺,針對轄區企業特性提供各類法律服務。在12309檢察服務中心設立‘民營經濟服務崗’,落實檢察長約訪接訪制度,暢通企業司法需求反映渠道,做到有呼即應、無事不擾。”馬鞍山市檢察院副檢察長洪明說。
辦理業務實現證明材料免交
“本來只是過來咨詢,什么都沒帶,沒想到當場就給辦結了。”近日,馬鞍山某企業負責人王先生因丟失企業公章,前來市政務中心公安窗口咨詢。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后,利用“政民通·馬上辦”無證明城市系統核驗其身份,并為其打印所需的身份證明、營業執照等材料,當場為王先生辦理了企業公章掛失手續。
2023年3月,馬鞍山市公安局聚焦群眾和企業辦事“證明多、出具難、多頭跑”等問題,探索開展公安“無證明辦事”創新工作,共梳理證明材料70項,確定免提交材料69項,免提交率98.6%,同時依托“周克武科技創新團隊”研發出“警民通·馬上辦”無證明辦事系統,實現群眾和企業“無感”辦理多項公安業務。
“這套無證明辦事系統打造了多項全國領先和全省首創亮點,創新網上開具‘無犯罪記錄證明’等常用證明秒級申請、自動審核,可將網上申請辦理時長由3天縮短至40秒,還首創‘無吸毒證明’等常用證明部門核驗自動化。”馬鞍山市公安局科信支隊支隊長周克武介紹說。
截至目前,馬鞍山市公安局創新的無證明辦事系統已累計為全市群眾實現免證辦15萬件次,發送提醒短信56萬余條,應用成效受到群眾和企業的廣泛好評。
“一中心多平臺”快解矛盾糾紛
只進一扇門,就能化解多糾紛。去年10月,雨山區打造集信訪接待、矛盾調處、法律服務、心理咨詢等社會治理功能為一體的“一站式”為民服務中心,由區委社會工作部運行管理,司法、信訪、綜治等3部門整建制入駐,教育、人社、城管等10部門輪駐,組建物業、醫療等9個專業性調解委員會,搭建紅色物業指導中心、綜治中心、信訪門診中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等8個功能平臺,高效落實“一中心多平臺”集中受理、分流處置調解模式。
“我們持續優化辦事流程,設立信訪接待、訴前調解、法律援助等8個接待窗口,提供前臺‘掛號’、窗口咨詢、系統派單、調委會‘就診’‘一站式’服務,做好服務群眾閉環管理,避免辦事來回跑。”雨山區司法局局長沐蘭瓊說。
除此之外,中心還引入第三方社會組織力量,組建各方面為民解憂服務平臺,滿足群眾需求。
雨山區委社會工作部部長汪杭介紹說,中心開發了線上“解民憂服務平臺”,引入“名書記工作室”等第三方社會組織力量,組建“名師+技能”解紛師資庫56人,緊扣當前矛盾調解工作重點開設“理論+實踐”調解課程12個,切實提升中心調解水平。
自中心成立以來,累計受理各類矛盾糾紛4188件,化解率達99%以上,群眾來訪辦事時間縮短60%。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