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馬鞍山市出臺《馬鞍山市深化“無證明城市”建設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全面啟動“無證明城市”建設2.0版。
“此次出臺的《行動方案》,在前期‘無證明城市’建設成果基礎上,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為群眾辦事提供便利。”市營商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到2025年底,馬鞍山市確保98%以上政務服務事項實現證明材料免提交,基本實現“無證明是常態、要證明是例外”。到2027年底,基本建成“全域覆蓋、場景豐富、便捷高效、安全規范”的“無證明”服務體系。
近年來,馬鞍山市聚焦企業和群眾辦事“證明多、出具難、多頭跑”等問題,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率先在全省開展“無證明城市”建設工作,上線查詢核驗系統,研發運用直接刷臉辦證的桌面交互終端。截至目前,全市共梳理政務服務事項3300項,涉及證明材料6240個,已實現免提交5962個、免提交率達95.5%,通過刷臉核驗實現無感“免證辦”20多萬件次,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
根據《行動方案》,深化“無證明城市”建設的主要任務是深挖應用場景潛力,擴大服務覆蓋范圍;深化數據共享協同,提升智能服務水平;加強制度體系建設,持續鞏固改革成果。
深挖應用場景潛力,擴大服務覆蓋范圍。馬鞍山市聚焦“無證明城市”在公共服務領域應用拓展,在金融服務、醫療衛生、文化旅游、教育、就業、社會保障、民政等領域推出一批應用場景,實現更多事項“刷臉即辦”;統籌推進“無證明城市”建設與“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做好數據資源歸集共享,打造集成服務場景,推動“無證明城市”系統在綜合窗口應用并創新本地特色辦事場景,提升辦事體驗;有序推進“無證明”辦事向基層延伸,梳理基層服務事項清單,實現“政民通·馬上辦”終端全覆蓋,升級終端實現“多終端合一”,逐步實現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一端辦理各項政務服務。
深化數據共享協同,提升智能服務水平。馬鞍山市聚焦持續推進數據資源歸集共享,爭取上級和異地數據支持,完成獻血證、殘疾人證、好人卡等歸集;推動歷史檔案資料電子化,完成出生醫學證明、歷史婚姻檔案等紙質檔案電子化,提升數據質量;推進“無證明城市”系統與市級自建業務系統、取叫號系統對接,打造“刷臉-取號-辦事”一體化模式;探索“無感免申辦、主動提醒辦”,升級終端接入DeepSeek,梳理并打造主動服務事項,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分析群眾辦事需求,提高智能化服務體驗。
加強制度體系建設,持續鞏固改革成果。馬鞍山市聚焦建立證明事項清單動態更新機制,完成清單更新并進一步研判免提交方式,提高免提交率;健全部門核驗機制,修訂完善實施辦法,優化部門核驗和短信提醒功能,開展業務培訓和定期督導;完善信用監管機制,修訂信用懲戒意見并加強信用信息管理;健全數據共享防護機制,規范數據管理并提升安全防護等級;強化制度保障,開展研究推動“無證明城市”建設管理制度化、長效化、常態化,分階段推進“無證明城市”制度文件調研、起草和發布。(陶志堯 通訊員 朱昌明)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