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黟縣積極落實就業優先戰略,以建設“家門口的務工車間”為突破口,盤活閑置資產,延伸產業鏈條,實行車間、政策、服務、崗位“四到家門口”,構建起覆蓋縣、鄉、村的全方位就業服務體系,讓更多群眾實現就近就業、穩定增收,其中婦女群體成為直接受益者。
走進黟縣宏潭鄉宏潭村“共富工坊”,30余位務工婦女正嫻熟地分揀薇菜,指尖翻飛間透著對生活的熱忱。目前,工坊輻射周邊200余名就業者,其中婦女占比超七成,2024年人均增收4000余元。“以前農閑時只能在家閑著,現在每天來工坊干活,一天能賺100多塊,還能按時接娃做飯,兩不誤!”婦女湯大姐笑著說。像她這樣的留守婦女在工坊里是主力軍。為平衡婦女工作與家庭的關系,工坊靈活排班,并根據婦女特點開設了薇菜分揀、糖水板栗封裝等技能培訓。2024年以來,累計開展培訓32場,1256名參訓者中女性占比達68%,不少人從“零基礎”成長為熟練工。
與此同時,在黃山誠創軸承有限公司的生產線上,員工韓秀云正有序作業。靈活的工作時間設計,讓她能夠兼顧工作和家庭責任。這個曾因“帶娃脫崗”陷入焦慮的媽媽,如今已是生產線技術骨干,日均100元的收入讓家里的經濟條件有了明顯改善。像她一樣,黟縣110余名婦女通過“媽媽崗”實現了“左手抱娃、右手掙錢”的心愿,實現了“婦女增收、企業增效、社會增溫”的三重價值。
為深入貫徹就業優先戰略,健全積極生育支持政策體系,黟縣積極搭建企業與女性求職者精準對接平臺。通過入戶走訪、招聘會調研、企業對接等方式,精準掌握女性求職者的技能水平、工作時間偏好及崗位需求;建立企業用工監測機制,實時跟蹤園區重點企業崗位缺口;依托公招網、“鄰工集市”等就業服務平臺精準推送適配崗位信息,讓適配崗位“主動找上門”,有效破解“人找崗難,崗找人難”的結構性矛盾。截至目前,該縣誠創軸承、桃源食品等6家企業已開發“媽媽崗”240個,為女性就業提供了多樣化選擇。
下一步,黟縣將持續優化就業服務、拓寬崗位供給,進一步激活就近就業的“一池春水”,讓更多群眾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