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記者從合肥市城鄉建設局獲悉,自2022年10月入選全國首批智能建造試點城市以來,合肥市先后有17項智能建造經驗做法入選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可復制經驗清單,在政策激勵、技術研發與應用、項目試點等多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5項經驗做法入選 向全國推廣
今年7月中旬,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新一批《發展智能建造可復制經驗做法清單》,合肥市5項智能建造經驗做法入選本次清單并向全國推廣。
如在推進支持政策落地落細方面,合肥以資金獎補形式支持企業投資和產業升級入選本次清單。合肥將原有資金獎補政策申報條件由“投資額100萬元以上”降低為“投資額50萬元以上”,支持更多中小企業轉型升級。
在推動關鍵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方面,合肥加快智能建造技術研發成果轉化應用“上榜”。合肥的鐵路軌道無人智能監測系統等3套技術成果通過2024年度省級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認定。
在加強試點示范工程跟蹤問效方面,合肥發布2024年智能建造試點工程項目名單,注重通過試點工程項目來探索智能建造的有效模式和路徑。
此外,在總結推廣技術成果以及在構建智能建造產業鏈方面,合肥也有經典案例。
從實驗室走向應用市場
合肥市城鄉建設局相關人士介紹,自2022年10月入選全國首批智能建造試點城市以來,合肥市先后有17項智能建造經驗做法入選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可復制經驗清單。
特別是本次入選的5項經驗做法,充分顯示合肥市智能建造試點深入推進,在政策激勵、技術研發與應用、項目試點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打造了發展智能建造、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的“新樣板”。
比如,為鼓勵建筑業企業積極投身智能建造領域,合肥市出臺了系列具有吸引力的獎補政策,對建筑業企業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項目,按投資額的20%給予最高200萬元補貼。
截至目前,合肥已確定為12家企業開展獎補資金兌現1133.07萬元,這一政策極大地激發了企業在智能建造研發與應用方面的積極性。
與此同時,合肥市立足于打造“全域場景創新之城”,積極開拓“場景創新+智能建造”新模式,促進智能建造原創成果從實驗室走向應用市場。
試點項目加快示范引領
近年來合肥市征集遴選了兩批次共72個項目作為全市智能建造試點項目。
通過試點項目加快示范引領,合肥市逐步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智能建造經驗。為進一步加強對智能建造試點項目及試點企業(產業基地)的管理,2025年合肥印發《合肥市智能建造評價工作指引》,實行“企業自評價-縣區管理部門組織專家評價-市級建設主管部門統一發布”三層評價機制,評價結果采用一星、二星、三星分類管理,并與信用評價、評優評先掛鉤。
今年合肥又出臺政策,對新立項政府投資的大型公共建筑、大于1萬平方米的地下車庫、三星級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工程明確要求進行圖模一致性審查和施工圖BIM智能輔助審查,并明確政府投資新建2萬平方米以上建筑工程項目全面推廣應用智能建造技術。通過政策剛性約束,為智能建造發展保駕護航。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