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宣城市深耕知識產權服務機制創新,在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各方面全鏈條精準發力,為產業升級與企業創新注入澎湃動能。
在源頭蓄能方面,市市場監管局直擊企業“研發成果專利化率低”“專利質量待提升”“保護邊界不清晰”等痛點,開出“研發成果專利化工作坊”這一創新“藥方”。通過聯動專業機構,從研發成果與專利保護的底層邏輯入手,以“理論精講+典型案例深度拆解+模擬實戰演練”的立體化教學模式,助力企業打通從技術識別到專利產出的高效路徑,筑牢創新“智慧內核”。同時,精準為企業導航,厘清區域定位、競爭格局與創新方向,顯著提升專利布局與研發決策精準度。今年1—5月,全市新授權發明專利355件;截至5月底,全市擁有有效發明專利6800件。
專利轉化運用是創新要素和市場需求的“雙向奔赴”。宣城市積極推動專利轉化模式創新,指導績溪縣首創“知識產權質押+質量融資增信”模式,分級篩選符合條件的企業,提供一企一策“全程零收費+快速質押審批”的差異化服務,拓寬了企業融資渠道,為產業轉型升級注入源頭活水。此外,聚焦特色產業,指導成立涇縣泵閥產業知識產權聯盟,構建“企業主導+專業支撐”的協同創新體系,運用知識產權成果提升涇縣泵閥產業整體競爭力。目前,聯盟內專利池建設初見成效,通過10項專利交叉許可、共有共享等方式,實現創新資源內部高效流轉,釋放產業發展的乘數效應。
在保護筑盾上,宣城市勇于探索行政裁決改革創新,印發《宣城市重大知識產權案件參審評議試點工作方案》,將專業意見作為裁決參考,顯著增強了行政裁決與調解的執行力和社會公信力。維權援助便捷高效,吸納經驗豐富、資歷深厚的律師事務所,在法律援助、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動知識產權服務生態優化升級。截至目前,全市已辦理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案件15件。此外,常態化深入企業收集訴求,截至6月底,宣城市共調研企業115次,高效解決企業知識產權保護訴求115條,為企業創新發展撐起法治晴空。
服務升級方面,市市場監管局著力完善服務隊伍,動態調整知識產權專員隊伍,建立覆蓋7個縣市區、56個市場監管所、850家企業的知識產權專員庫,并組建專員志愿者隊伍,同時建立知識產權專家庫,通過項目評審、技術咨詢等方式為企業提供堅實智力支持。建成的宣城市知識產權轉化運營服務平臺,為市縣兩級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和創新主體提供了智能查詢檢索、實時監測、企業情報、多維分析、成果轉化等服務。在規范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上,鼓勵各級網點根據縣市區工作實際開展公益性服務。此外,宣城市還開展“守護知識產權”暨打擊代理不以保護創新為目的的非正常專利申請專項行動,印發《宣城市專利代理機構及分支機構日常監督專項行動方案》,走訪專利代理機構,宣傳法律法規,規范代理行為。(邵凌青 全媒體記者 徐靜雅)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