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省汽車出口步伐加快,知識產權領域面臨的挑戰也日益凸顯。在不同國家、不同的市場環境下,汽車企業在專利、版權、商標等方面,都可能遇上糾紛,影響發展。
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聚焦汽車產業,健全完善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體系,從法規制度建設、工作體系完善等方面強化涉外風險防控。相關經驗做法入選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第三批典型案例。
企業走到哪,服務就跟到哪。我省將4家新能源汽車產業企業作為海外糾紛應對指導重點聯系單位,同步實施海外知識產權合作機構優選工作,根據新能源產業企業主要貿易國家,提前精準布局海外服務網點。與20家海外知識產權合作機構合作共建專家隊伍。此外,織密工作末梢網點,在全省16市、自貿試驗區設立17個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工作站、26個工作站聯絡點,構建起工作站聯絡點、海外服務網點以及重點聯系企業點“三點”聯動發力的工作格局。依托遍布全省的安徽分中心工作站、聯絡點,我省初步實現涉外知識產權工作隊伍2小時內可現場趕赴全省任一家新能源產業企業。
8月29日,2025年安徽省涉外知識產權保護專題培訓班舉辦,會上,有關專家分享了企業出海中的風險管理與訴訟應對策略等。為幫助企業提升風險防范意識,我省強化部門橫向聯動,省市場監管局與省國資委聯合舉辦省屬企業知識產權盡職調查暨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培訓班;與地方高校開展合作,成立檢索預警部門;建設海外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平臺,發布新能源領域預警信息、典型案例等;開展重大課題研究,針對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等領域海外知識產權風險組織分析,出臺企業出海參展等指引指南2個;實施海外知識產權風險預警項目,為6家新能源領域企業實施7個專項項目;聚焦探討前沿問題,以企業現場調研、“省—市—企”聯合座談等方式多次為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必要專利許可等熱點難點問題提供咨詢指導,幫助企業提前預防涉外知識產權風險。
如今,企業在“出海”時的知識產權風險防范意識不斷增強。龍頭汽車企業牽頭上下游企業協同構建產業鏈海外專利侵權風險排查機制。國軒高科、陽光電源、華晟新能源等多家新能源領域企業主動開展海外知識產權侵權風險分析。
在法規制度建設上,完善涉外知識產權風險防控機制。我省將知識產權保護和布局列入《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條例》,規定“加大新能源汽車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完善新能源汽車領域知識產權的協同保護和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制度;支持新能源汽車企業申請境外專利和商標國際注冊”。同時,出臺加強涉外知識產權風險防控工作實施意見、推進省屬企業知識產權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文件,把汽車產業企業納入涉外知識產權風險防范體系建設范圍。
涉外知識產權風險防范,是保障企業安全順利走出去的重要因素。省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織密織牢涉外知識產權風險防范“一張網”;優化完善預警信息內容,持續吹好風險防范“預警哨”;一對一走訪幫扶海外知識產權重點聯系單位,堅決當好企業“服務員”,全力保障“皖車”安全順利出海。
■ 記者 彭園園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