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提質、增效,是企業管理不變的主題,也是增強企業競爭力和生命力的必然要求。
年末,企業的經營任務步入沖刺階段,通過優化運輸環節、提升倉儲管理水平、強化供應鏈協同等方式降低物流成本,可以讓企業在價格競爭中更具優勢,進而提高市場份額。
聯接生產和消費、內貿和外貿,物流是實體經濟的“筋絡”。在剛剛過去的“雙11”電商大促中,對很多商家來說,把物流成本降下來,不僅能夠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進一步刺激消費需求,也可以讓企業更快地調整生產和配送策略,提高市場適應能力。
對企業而言,推動物流降成本,多式聯運是突破口,對此,安徽早已布局。
多式聯運樞紐基地崛起
多式聯運是指各種運輸方式服務銜接、標準統一,能夠實現一貨暢流到底。近年來,尤其是今年以來,安徽多地崛起多式聯運樞紐基地,這些基地依托公路、鐵路和港口等資源優勢,打通了物流行業的任督二脈,讓公路、鐵路、水運合作共贏。
10月15日,一列裝載290輛商品車的貨物列車從蕪湖塔橋多式聯運基地駛出,標志安徽省規模最大、功能最齊的“公、鐵、水”綜合多式聯運基地建成投產。
蕪湖塔橋多式聯運基地是鐵路二級物流基地,是皖南地區最大的物流基地,一期工程約619畝,二期工程預留231畝。目前一期工程全部建成,共有貨物作業線6條,其中商品車作業線2條、怕濕貨物作業線2條、集裝箱兼笨重作業線2條。
蕪湖塔橋多式聯運基地附近有物流園(灣里工業園)、當涂經濟開發區,目前已形成以汽車制造為龍頭,家電制造、玻璃制造、瓷磚生產為典型的新興材料等多產業集聚區,貨物外運需求巨大。
作為區域內復合型物流樞紐,蕪湖塔橋多式聯運基地將充分發揮長三角核心區域、長江經濟帶立體交通走廊優勢,輻射安徽皖南、贛北等地區,加速提升區域貿易自由化水平,為推進高效順暢的現代物流體系建設、推動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提供有力支撐。
半個多月后,同樣在蕪湖,朱家橋物流區多式聯運鐵路站場改造(場內)工程順利通過預驗收。此次改造工程后,鐵路站場通過能力可達商品汽車運量14萬臺/年、件雜貨發送量40萬噸/年、集裝箱6萬TEU/年。該項目的實施,也將進一步提升蕪湖港多式聯運樞紐功能,推動區域綜合運輸結構調整,助力蕪湖港高質量發展,為蕪湖及周邊地區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建設貢獻力量。
服務“首位產業”
11月13日,記者來到蕪湖港國際集裝箱碼頭看到,貨船在有序裝卸貨物,運輸卡車川流不息,一派繁忙景象。
蕪湖港港口功能不斷完善,正為當地外貿持續發展注入強勁動能。2024年1-8月,全市實現進出口額953.99億元,同比增長17.13%,進出口總額穩居全省第2位;在過去近三年時間里,蕪湖進出口在全省的占比從2021年的10.77%提高至2023年的15.8%。
汽車產業是安徽的首位產業,也是蕪湖市的龍頭產業。蕪湖港吞吐量的爆發性增長,離不開汽車產業的有力支撐,兩者可謂是“互相成就”。
在奇瑞汽車制造基地,記者了解到,這里80%的汽車通過蕪湖港出口。隨著蕪湖港吞吐能力不斷提升,奇瑞汽車出口量逐年增長,連續21年位居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全國每出口5輛汽車就有1輛奇瑞造。
數據顯示,隨著蕪湖塔橋物流基地、長豐縣下塘鐵路專用線如期建成運營,1-9月完成滾裝汽車吞吐量28萬輛,以水路集裝箱運輸汽車46.4萬輛、同比增長37%。省港航集團和奇瑞汽車、江汽集團共同成立國際滾裝運輸公司,分批投建遠洋、內河滾裝船舶,開通中國—墨西哥遠洋滾裝航線,單車運費減少28美元。合肥中歐班列覆蓋范圍擴大至20個國家、152個國際站點,開通運行“跨兩海”中歐班列,南通道線路正式打通。
向海而興,借船出海
近年來,安徽實施“向海而興,借船出海”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境內長江、江淮運河優勢,統籌發展江海直達、江海聯運等運輸組織模式,加盟上海組合港,深度融入長三角港航一體化發展。截至2023年底,安徽開通集裝箱航線64條基本形成“雙通道達海,兩運河入江、河江海聯運”水運發展新格局,構建自主可控的汽車物流供應鏈體系,助力“安徽造”增強核心競爭力。
11月13日,在安徽蕪湖召開全國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現場推進會上,就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典型案例和創新做法,安徽作了交流發言。
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聶愛國從完善內河水運網絡、推動交通物流“降本”,構建多式聯運體系、推動交通物流“提質”,創優交通營商環境、推動交通物流“增效”,深度融入國家戰略、推動交通物流“賦能”等四個方面介紹了安徽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的成果。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安徽交通系統充分發揮水運優勢,優化調整運輸結構,創新運輸組織模式,在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方面已取得較好成效,上半年全社會物流成本占GDP比例為13.4%,低于全國平均水平0.8個百分點;運輸費用占社會物流總費用的52.6%,較2023年底下降0.4個百分點。
出臺推進鐵水聯運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多式聯運“一單制”“一箱制”發展實施意見,創建3個國家級和30個省級多式聯運示范工程,下達省級補助資金7200萬元,常態化開通多式聯運示范線路151條。
對服務中歐班列以及合肥等5個港口、宣城國際陸港集裝箱運輸車輛,給予省內高速公路通行費5折優惠,1-9月減免集裝箱車輛通行費379.81萬元,惠及車輛11.56萬輛次。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蕪湖等沿江五市口岸、合肥港與上海港實現“聯動接卸、視同一港”,節約通關時間1-2天,蕪湖至洋山港單箱水路運輸成本較公路降低1500元;滬皖航線共艙管理之后,船舶裝載率由54%提高到85%,企業運輸費用下降近20%;通過推動滬皖“新三樣”危險貨物“水水中轉”“一單制”“一箱制”運輸合作,實現“一港管理、一程申報、一單到底”,運輸成本較公路下降約15%。
目前,安徽已入選首批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交通強國專項試點,未來將全力打造鏈接長三角和中部地區、服務全國、面向全球的物流樞紐、市場樞紐,為安徽加快構建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全面開放格局貢獻更多交通力量。
(記者 史睿雯)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