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2日是全國第12個防災減災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地震、火災等突發性災害總是不期而至。具備防災意識,學習必要的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那么,地震被困如何自救?高層建筑火災怎樣逃生?讓我們來聽聽專家怎么說吧~
地震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主要由土木建筑物的倒塌造成,因此說地震發生時迅速反應很關鍵,不要盲目,要冷靜地做出判斷,科學地做出選擇,采取正確措施,緊急避險,不盲目避震。
當地震發生時我們身處戶外,應該怎么做?
應該第一時間就近躲避,不要隨意走動。當在野外發生地震時,一般情況下,要第一時間就近躲避起來。如果是在空曠的地帶,我們就蹲在安全的地方,不要隨意走動。當發生地震時我們正在山坡下,要避開山邊的危險環境,小心滑坡和泥石流的發生,如果發生了滑坡和泥石流,就要迅速垂直于滾石的運動方向快速逃離。
地震發生時,在室內應如何自救和逃生?
如果來不及撤離,我們應該就近選擇安全的地方避震。
當發生地震時我們正在家中來不及撤離,我們應該就近選擇安全的地方避震,例如臥室的床底下、堅固的家具下方、衛生間等小開間處進行躲避。如果正身處學校的教室,就要順勢躲到課桌底下。
一旦發生地震后,在十幾層、幾十層高的樓房內一般是跑不出來的,如果反應迅速來得及,建議第一時間打開房門,關閉電源和燃氣開關。打開房門可以保持出口暢通,震后如果主體框架沒有倒塌,可以及時的逃生,而關閉電源和燃氣是為了避免次生災害的發生。
如果來不及逃離,我們在躲避的同時,可用毛巾或著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煙塵的吸入,耐心地等待救援。
我們還應注意遠離外墻、門窗、陽臺,不乘坐電梯逃生,不選擇跳樓逃生,等待強震過后再迅速有序撤離。
火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災害,掌握基本消防知識,火場逃生及自救等常識可以減少事故的發生。
發生火災時,在人群混亂的公共場所應如何進行自我保護?
公共場所發生火災的時候,周圍是比較混亂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如何順利的逃生呢?大家要秉承三個原則:
第一,要冷靜。在火災發生的時候,會伴隨有煙霧,同時主電源會斷掉,一旦遇到這種緊急事件,首先會讓人感覺很慌亂,人在慌亂狀態下,身體各方面的能力都會下降,所以這時候大家一定要保持冷靜,這是最為重要的。
第二,秩序。按照消防法的規定,公共場所的工作人員有義務來引導現場群眾進行疏散,所以大家不要慌亂,沉著冷靜,要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有秩序地撤離火災現場。
第三,安全逃離火災現場。在逃生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兩個方面:第一,我們要注意疏散指示標志。當發生火災的時候公共場所的應急電源會啟動,大家會發現在疏散通道上有疏散指示標志,這時候一定要隨著疏散指示標志的箭頭去逃生,這樣會非常安全的尋找到安全出口。另一方面,大家在逃生時,煙霧會比較大,并且呈上升的趨勢,如果大家隨身帶著毛巾或者手帕,請你把它對折四次,如果有水的話可以將毛巾或手帕打濕,捂住口鼻,以彎腰低姿前進。
家中起火應如何應急處置及自救?
當遇到家庭火災的時候,首先要沉著冷靜,不要慌。
我們在處理家庭火災的時候,如果火勢較小,可以用水、滅火毯、滅火器迅速地將火撲滅。如果火勢較大,要立即撥打119。
同時,我們要做好緊急避險。家庭室內發生火災,我們一定要逃出危險區域,在逃生過程中千萬要記住不能乘坐普通電梯,要選擇疏散樓梯間,疏散樓梯間主要是指封閉樓梯間和防煙樓梯間,這是一個安全的區域。同時呢,我們還有一些超高層的居民住宅,超過100米的住宅還都設有避難層,大家也可以逃離到避難層,等待消防救援。
家中火災常見原因有哪些,應如何預防?
引發家庭火災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根據我們消防部門以往的一些火災案例表明,引發家庭火災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第一,電器線路過載導致短路引起的火災。第二,在日常生活中對煤氣、燃氣的使用不當。第三,主要是外來的一些原因,比如說男同志吸煙,小孩子玩火。
那如何去預防呢?
第一,對于因為電器引起的火災,大家在裝修之前對家中的用電荷載要有一個準確評估。同時,我們在離開家的時候,一定要記得關閉電源。
第二,我們在廚房里使用燃氣、煤氣做飯的時候,要注意使用完后及時關閉閥門。有的家庭只是關閉燃氣灶上的小閥門,其實我們應該關閉燃氣管道接入的閥門,并且要定期檢查連接灶具的管路有沒有破損。
第三,關于男同志吸煙和小孩玩火的問題。對于每一個家庭成員而言,大家必須都具備防范意識,在吸煙后一定要及時將煙頭掐滅,不能留有隱患,因為煙頭的溫度非常高,很容易發生陰燃,悄無聲息的就會引起大火。平時,我們家長朋友一定要看教育好孩子,告訴孩子們怎樣安全的保護自己,同時家長們不要把火柴、打火機放在孩子能夠得著的地方。
2020年5月12日是全國第12個防災減災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地震、火災等突發性災害總是不期而至。具備防災意識,學習必要的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那么,地震被困如何自救?高層建筑火災怎樣逃生?讓我們來聽聽專家怎么說吧~
地震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主要由土木建筑物的倒塌造成,因此說地震發生時迅速反應很關鍵,不要盲目,要冷靜地做出判斷,科學地做出選擇,采取正確措施,緊急避險,不盲目避震。
當地震發生時我們身處戶外,應該怎么做?
應該第一時間就近躲避,不要隨意走動。當在野外發生地震時,一般情況下,要第一時間就近躲避起來。如果是在空曠的地帶,我們就蹲在安全的地方,不要隨意走動。當發生地震時我們正在山坡下,要避開山邊的危險環境,小心滑坡和泥石流的發生,如果發生了滑坡和泥石流,就要迅速垂直于滾石的運動方向快速逃離。
地震發生時,在室內應如何自救和逃生?
如果來不及撤離,我們應該就近選擇安全的地方避震。
當發生地震時我們正在家中來不及撤離,我們應該就近選擇安全的地方避震,例如臥室的床底下、堅固的家具下方、衛生間等小開間處進行躲避。如果正身處學校的教室,就要順勢躲到課桌底下。
一旦發生地震后,在十幾層、幾十層高的樓房內一般是跑不出來的,如果反應迅速來得及,建議第一時間打開房門,關閉電源和燃氣開關。打開房門可以保持出口暢通,震后如果主體框架沒有倒塌,可以及時的逃生,而關閉電源和燃氣是為了避免次生災害的發生。
如果來不及逃離,我們在躲避的同時,可用毛巾或著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煙塵的吸入,耐心地等待救援。
我們還應注意遠離外墻、門窗、陽臺,不乘坐電梯逃生,不選擇跳樓逃生,等待強震過后再迅速有序撤離。
火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災害,掌握基本消防知識,火場逃生及自救等常識可以減少事故的發生。
發生火災時,在人群混亂的公共場所應如何進行自我保護?
公共場所發生火災的時候,周圍是比較混亂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如何順利的逃生呢?大家要秉承三個原則:
第一,要冷靜。在火災發生的時候,會伴隨有煙霧,同時主電源會斷掉,一旦遇到這種緊急事件,首先會讓人感覺很慌亂,人在慌亂狀態下,身體各方面的能力都會下降,所以這時候大家一定要保持冷靜,這是最為重要的。
第二,秩序。按照消防法的規定,公共場所的工作人員有義務來引導現場群眾進行疏散,所以大家不要慌亂,沉著冷靜,要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有秩序地撤離火災現場。
第三,安全逃離火災現場。在逃生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兩個方面:第一,我們要注意疏散指示標志。當發生火災的時候公共場所的應急電源會啟動,大家會發現在疏散通道上有疏散指示標志,這時候一定要隨著疏散指示標志的箭頭去逃生,這樣會非常安全的尋找到安全出口。另一方面,大家在逃生時,煙霧會比較大,并且呈上升的趨勢,如果大家隨身帶著毛巾或者手帕,請你把它對折四次,如果有水的話可以將毛巾或手帕打濕,捂住口鼻,以彎腰低姿前進。
家中起火應如何應急處置及自救?
當遇到家庭火災的時候,首先要沉著冷靜,不要慌。
我們在處理家庭火災的時候,如果火勢較小,可以用水、滅火毯、滅火器迅速地將火撲滅。如果火勢較大,要立即撥打119。
同時,我們要做好緊急避險。家庭室內發生火災,我們一定要逃出危險區域,在逃生過程中千萬要記住不能乘坐普通電梯,要選擇疏散樓梯間,疏散樓梯間主要是指封閉樓梯間和防煙樓梯間,這是一個安全的區域。同時呢,我們還有一些超高層的居民住宅,超過100米的住宅還都設有避難層,大家也可以逃離到避難層,等待消防救援。
家中火災常見原因有哪些,應如何預防?
引發家庭火災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根據我們消防部門以往的一些火災案例表明,引發家庭火災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第一,電器線路過載導致短路引起的火災。第二,在日常生活中對煤氣、燃氣的使用不當。第三,主要是外來的一些原因,比如說男同志吸煙,小孩子玩火。
那如何去預防呢?
第一,對于因為電器引起的火災,大家在裝修之前對家中的用電荷載要有一個準確評估。同時,我們在離開家的時候,一定要記得關閉電源。
第二,我們在廚房里使用燃氣、煤氣做飯的時候,要注意使用完后及時關閉閥門。有的家庭只是關閉燃氣灶上的小閥門,其實我們應該關閉燃氣管道接入的閥門,并且要定期檢查連接灶具的管路有沒有破損。
第三,關于男同志吸煙和小孩玩火的問題。對于每一個家庭成員而言,大家必須都具備防范意識,在吸煙后一定要及時將煙頭掐滅,不能留有隱患,因為煙頭的溫度非常高,很容易發生陰燃,悄無聲息的就會引起大火。平時,我們家長朋友一定要看教育好孩子,告訴孩子們怎樣安全的保護自己,同時家長們不要把火柴、打火機放在孩子能夠得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