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文化

從中華文明突出特性讀懂“何以中國”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系列評論①

來源:安徽日報2023-06-20作者:晉文婧

良渚古城遺址上的一束光,凝聚成為杭州亞運會的一團火種。這束光,是文明之光。

從凌家灘到良渚,實證中華五千多年文明的考古學脈絡越發清晰。中華文明,如蒼穹漫天星斗、皓月凌空,如江河始自涓微、奔涌向前。

文明是人類對客觀世界的改造。中華文明是人類社會的發展史、中華民族的奮斗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指明了中華文明具有的五個突出特性——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中國是世界幾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文明又是唯一未曾中斷、延續至今的古老文明。中華文明的起源、形成與發展的研究,在世界文明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從石器時代到古國林立,從文字到文獻,從甲骨卜辭到金器銘刻,從《詩經》《楚辭》到唐詩宋詞,從《尚書》《春秋》到二十四史,中華民族語言文字的連續性、學術傳統的連續性、史學精神的連續性,更是中華文明連續性的活態見證。

如果不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國,也不可能理解現代中國,更不可能理解未來中國。“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于五千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中華文明的連續性,也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必然走自己的特色之路。

中華文明之所以具有連續性,根源是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創新性。“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識變應變求變,影響著中國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自古以來,中華文明在繼承創新中不斷發展,在應時處變中不斷升華,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萬物流變、萬象更新,如何面對新事物和舊事物?中華文化守正而不守舊、尊古而不復古。革故鼎新、勇于創新是中華文明永葆生機的根本。“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革新、創新、進取,需要突破成規、勇于創新。堅硬的文化內核、優秀的創新因子,與先進思潮結合,發生著現代轉化。激揚創新性,才能續寫新時代的新篇章。

“夏之興也以涂山”。曾經“禹會涂山”,照亮了此后民族融合、國家誕生的“高光時刻”。對比世界諸文明,中華文明是世界上統一時間最長的文明。這種統一是以地域廣袤、人口眾多、民族多樣、文化多元為基礎的“大一統”。

六合同風,四海一家。中華大地地理環境的多樣性,催生了豐富的地域文化風貌,從巴山蜀水到江南水鄉,從中原文脈到嶺南文化,縱有萬般風情,卻是同聲相應。疆土完整、國家強盛、民族團結、文明傳承是中華兒女的共同信念。中華文明呈現“重瓣花朵”式的格局,中華民族呈現“石榴籽”般的形態,文化的統一是強烈的,情感的共鳴是濃烈的。

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統一性,但這并不意味著中華文明是固步自封的體系。相反,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

“敦,大也。以其廣開西域,故以盛名。”敦煌莫高窟,精美絕倫的壁畫、栩栩如生的彩塑,承載著古絲綢之路上中外文明的交匯與碰撞,映照著文化交融與民心相通的真實景象。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中華文明自古就以開放包容聞名于世,在與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同時,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在與其他文明的互通有無、交流互鑒中,中華文明也向世界貢獻了思想、制度、器物等不同層次的創造,影響著世界文明的進程。

正因為中華文明具有強大的包容性,帶來了中華文明的和平性。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和”是中國人待人處事的基本原則。“中華文化崇尚和諧,中國‘和’文化源遠流長,蘊涵著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協和萬邦的國際觀、和而不同的社會觀、人心和善的道德觀”。“以和為貴”“和而不同”“化干戈為玉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觀念深入人心。和平、和睦、和諧是中華民族五千多年來一直追求和傳承的理念。“和”的對面不是“爭”與“斗”,而是“同”,“和而不同”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經典理念,體現的是中國不斷追求文明交流互鑒而不搞文化霸權。歷史和實踐充分證明,中華文明的和平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今天,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人類文明處于新的十字路口,中華文明作為人類唯一古老而又未曾中斷的文明,具有鮮明的顯著優勢。

何以中國?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這是對中國文化特性、中華文明精神的深刻總結,是站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全新視角,對創造新時代新文化的恢弘擘畫,將為建設美好世界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國智慧。


責任編輯:陸迪

更多24小時新聞排行
更多專題推薦
更多視頻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h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aa精品一区|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日本娇小videos精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澳门永久av免费网站| 动漫触手被吸乳羞羞动漫| 色综合蜜桃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女人18毛片水| 色一情一乱一乱91av| 国产精品素人福利| 97色伦图片7778久久| 天天操天天射天天舔|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网| 成年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 99精品热这里只有精品| 小情侣高清国产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 日本一道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网| 最近免费韩国电影hd视频 | 五月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日韩1区俺去了|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深夜动态福利gif动态进| 伊人情人综合网| 白嫩少妇喷水正在播放| 免费观看日本污污ww网站一区|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亚洲av综合色区| 欧美FREESEX潮喷|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 欧美性天天影院欧美狂野| 亚洲欧洲日产v特级毛片|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污污的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v片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