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在書寫人生,寫法不外乎兩種,一種是,用樂觀的心態,主動地去書寫;一種是,以悲觀的心情,被動地去書寫。前者未必有一個好的結果,不如意事常占十之八九;后者也未必結果很糟,或許也能心想之事成之。但是,不管怎么說,我仍然喜歡那種用積極的心態書寫人生的人,因為我自己也是這樣的人。
這里有一個故事,值得與大家分享。大發明家愛迪生的工廠曾經失火,近百萬美元的設備化為烏有。時年已67歲的愛迪生聞訊趕到火災現場,員工們認為面對廢墟一片,他定會暴怒至極。但是,愛迪生的表現卻出人意料,鎮靜得像什么事都沒發生一樣,甚至還笑著說:“燒得好哇,我們所有的失誤都燒光了,現在可以重新開始了!”我感到,愛迪生的話,道明了一個道理:一件事情的好壞,有時取決于當事人對它的態度。愛迪生采取的就是樂觀的心態,所以他給人們的印象始終是:即使半生馳騁,仍然童心赤誠。在我的心目中,那些以樂觀的心態書寫人生的人,不論其結局如何,其生活都是積極的,其生命都是自在的,其人生都是豐盈的。
用樂觀的心態書寫人生,一個很重要的標志,就是拿得起、放得下。我的一位戰友,轉業后職務上始終原地踏步,但他總是樂樂呵呵的,不僅工作上從不懈怠,而且也沒有放棄自己的業余愛好,一直用業余寫作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自己的境界。有一天,閑來無事,就用他的名字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下。不搜不知道,一搜被震憾。我簡略地數了一下,他發表的各類文章竟然多達數百篇,其中不少是在央媒上發表的。有一天見面,我就與他聊起了這件事。他笑著說,一個人既能做點事,也能有所愛,對期待還能不放棄,如此人生就足夠好了。從這位戰友身上,我受到的啟示是:有所得、有所不得,皆不如心安理得。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這種拿得起、放得下的胸懷,這樣的胸懷會成就幸福的人生。
用樂觀的心態書寫人生的人,眼有星辰大海,心有繁花似錦。單位一位女同事,夫妻分居兩地,盡管兩地距離不遠,但對家庭生活帶來的困難,絕不一般般。大凡有過如此經歷的人,都有十分的體驗和萬分的理解。尤其是對一個女同志來說,其不易更是可想而知。然而這一切,從未改變她對工作的熱情與投入。工作中,她的臉上總是笑意盈盈,即使遇到一些有難度的任務,完成起來也是那么的從容不迫。她說,當你克服了夫妻分居造成的困難,對事業的宏闊、對生命的雄渾、對愛情的溫潤、對人生的美好,就會有與眾不同的感受,會更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真實存在。我覺得,她的這種真實存在感,值得人們去大加贊賞。
與用樂觀的心態書寫人生的人交往,在不知不覺中就會有很多收獲。從他們身上,你會切切實實地感受到:樂觀就是一種力量。人一旦擁有了樂觀的力量,就會視困難為成長的機會,增添向上的底氣和勇氣,在自信中實現自強;就會保持對生活的無比熱愛,對事業的不懈追求,努力在現實中遇見最好的自己;就會常懷寬容之心,用寬容的雨水去澆灌人際關系的大花園,處處可見春風桃李花開……
(作者系安徽省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