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嚴不實’就是滋生在黨的肌體上的毒瘤,如果不認真醫治、堅決祛除,就會腐蝕黨的執政骨干隊伍,就會貽誤改革發展良機,就會消解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果,就會破壞一個地方的政治生態。”在浙江省“三嚴三實”專題黨課報告會暨專題教育部署會上,省委書記夏寶龍提出,要杜絕“不嚴不實”,必須堅持“問題導向”與“效果導向”,將群眾的“問題清單”轉為“滿意清單”。
“三嚴三實”黨課開始前,浙江先行調研。夏寶龍帶頭輕車簡從走村入戶聽意見。各級領導干部紛紛蹲點調研、走訪基層、民主懇談,為的是摸清黨員干部思想作風,聽取群眾意見建議,讓“不嚴不實”問題無處藏身。
有了“問題導向”,才有行動方向。夏寶龍在5月7日的專題黨課中,帶頭落實“三個講清楚”要求,剖析了黨員干部中“不嚴不實”的3個方面問題、32種表現及癥結原因,引導黨員干部找差距、常自省、抓整改。
干部工作是否公道正派?有無盡力選才?自身建設是否嚴格?省委組織部找出18個問題進行反省剖析,并匯總分析各地各單位專題黨課中剖析的7500多個問題表現,分領域形成5個方面問題清單,為專題學習研討、深化整改落實立“靶子”、開“藥方”。
此次浙江專題黨課,不講形式求實效。不開動員會,不請專家講,各地各級各系統,一概以書記上黨課開局。7月開始,全省縣處級以上干部進行黨章黨規輪訓,共涉及3.5萬人,集中起來,每人學足3天。全省縣(處)級以上單位已組織專題學習研討1900多次。廣大黨員干部普遍認為,專題學習研討把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擺進去、把不嚴不實問題找出來,達到了形成共識、提振精氣神的目的。
落實“三嚴三實”要求,關鍵在行動。浙江堅持邊學邊改,以實際行動贏得群眾點贊。
一批突出問題得到整治。浙江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特別是“為官不為”等進行集中整治,把庸官懶官果斷調整下去,把“獅子型”干部使用起來。今年以來,全省已調整不適宜擔任現職領導干部197人;5月以來,推動各級領導干部帶頭督查信訪事項5298件,督促整改問題1136個。
一批“問題干部”受到懲治。浙江省市縣三級今年5月以來開展明察暗訪851次,查處問題728起,處理491人,對違紀行為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通報一起。浙江省信訪工作領導小組和省委組織部從6月至12月聯合開展信訪督查“百千萬”專項行動,省級督查100件,市級督查1000件,全省督查1萬件;5月18日以來,省信訪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接連發出4份通報,批評了10個市、21個縣(市、區)、20個鄉鎮街道,24家省直部門、3家縣級部門,涉及信訪事項106件,劍指各地各部門信訪事項辦理不嚴不實問題;5月至今,正風肅紀行動開展明察暗訪800余次,對查出來的問題,省委組織部正在梳理歸納成冊,將印發各地各系統、領域……
同時,長效整改沒有止步。浙江研究制定黨內監督10項制度、治理“為官不為”意見、進一步落實黨建責任制意見等,修改完善黨員領導干部防止利益沖突暫行辦法、防止干部“帶病提拔”若干措施等,對觸碰高壓線的干部敢于駁面子、亮黃牌、摘帽子;發揮新聞媒體監督作用,近2個月在全省范圍內“挑刺”“糾偏”突出問題151個,贏得了群眾贊譽。
“問題”找得準,“效果”看得見。“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開展以來,僅以金華市為例,用了2個多月時間,就把省委整改落實督查組督辦的7類問題和全市122個重點難題基本整改到位,全省最大的棚戶區——金華市舊城區“二七區塊”改造工程項目,涉及1.7萬群眾,比計劃提前了6個月完成。(記者 王慧敏 顧春)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