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受傷的農民工需要經常去醫院診治,他為其減免一年的車費;遇到羊水已破的孕婦,他開足馬力護送,贏得生命時間……在廣東省惠州市開出租車的安徽阜南人張思連,近日被人社部、交通運輸部聯合授予“全國交通運輸系統勞動模范”稱號。
2000年,張思連離開老家,來到惠州成為一名出租車司機。在日常營運中,他敏銳地注意到一些老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時常面臨打車難的困境。這份觀察觸動了他的內心,他很快召集了二十多位阜陽老鄉,共同組建了惠州市首支出租車“愛心車隊”,致力于為困難人士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和便民服務。
從2009年10月成立以來,這支愛心車隊已從最初的20多輛發展到30多輛,成為惠州街頭一道溫暖而亮麗的風景線,其善行義舉廣受市民贊譽。
作為車隊的創始人和隊長,張思連始終以身作則,默默踐行著愛心承諾。他曾遇到剛下長途車、焦急萬分要趕往30公里外醫院看望重傷丈夫的李女士,他不僅暖心安慰,更在途中暫停計價器,最終僅收取一半車費。此后三個月,他每天準時接送李女士往返醫院和住所,始終只收半價。“大家出門在外,能幫一把是一把!”這是他常掛在嘴邊的話,也是他行動的準則。類似的故事不勝枚舉。
16年來,張思連已免費搭載老人、殘疾人、小孩近萬人次,免費金額10多萬元。
他的后備廂里,常年備著急救包、礦泉水和毛毯,被同事們親切地稱為“移動120服務站”,以備乘客不時之需。此外,他還積極投身各類公益活動,在中高考期間愛心送考,累計撿到并歸還乘客遺失物品兩三百件,點滴行動匯聚成大愛暖流。
“我想多做點好事,給孩子做個榜樣!”張思連用最樸實的話語道出了堅守的初心。如今,他的大兒子已退伍在北京工作,小兒子仍在部隊服役,父親多年的言傳身教,早已成為他們心中最好的榜樣。
從榮獲“惠州好人”到“廣東省崗位學雷鋒標兵”,再到如今的“全國交通運輸系統勞動模范”,張思連的榮譽簿不斷增添新的光彩。他用二十多年的執著與堅守,生動詮釋了安徽外出務工者的敬業奉獻與擔當精神,證明了平凡崗位上同樣能夠綻放出非凡的人生光彩。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