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劉雷鋒,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安徽省濉溪縣分公司南坪支局鄉(xiāng)郵投遞員,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安徽省勞動模范、安徽省首屆十佳“最美快遞員”稱號。
【人物寄語】
投遞工作雖是一項平凡的工作,但要干好并不容易,心中必須有強烈的責任感和為民提供優(yōu)質(zhì)服務意識。
5月11日,星期日,記者在濉溪縣南坪鎮(zhèn)見到劉雷鋒時,他正堅守崗位攬收快遞。
劉雷鋒告訴記者,隨著電商的興起,現(xiàn)在外發(fā)的大件包裹很多,輕則一二十斤,重則四五十斤,多為當?shù)剞r(nóng)副產(chǎn)品和手工制品,平均一天有一百多單。
“每天下午兩點,郵政快遞車抵達后,他都幫著先卸貨、再裝貨,把很多本不屬于自己的工作都干了。”同事夏中原說,劉雷鋒是個“熱心腸”,誰家里有事了,他總是第一個頂上去,大家也愿意請他幫忙,把貨交給他,放心。
今年47歲的劉雷鋒是南坪鎮(zhèn)人,年輕時曾在外打拼多年,2007年回到家鄉(xiāng),應聘成為一名鄉(xiāng)郵投遞員。
為盡快熟悉業(yè)務,劉雷鋒不僅虛心向老員工請教,還慢慢摸索出自己的工作方法。他用筆記本記下用戶的地址、電話,畫上用戶家庭的住址草圖,晚上還要復習當天的工作筆記,不到一個月,就熟悉了所投遞區(qū)域的基本信息。
劉雷鋒服務的一部分用戶是任樓礦退休干部職工,其中不少退休老人訂閱了報刊,信件往來相對較多。為使這些退休老人能及時看到報刊、讀到信件,劉雷鋒把他們的地址按路線順序進行排列,以縮短投遞時間,同時上樓入戶投遞,受到老人們稱贊。
劉雷鋒告訴記者,他剛?cè)肼殨r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車,后來改成了摩托車。
2017年6月的一天,突如其來的一場大雨把公路淹沒,摩托車也無法騎行,劉雷鋒只能在大雨中一步一挪地推著車走。為了保護郵件,他將雨衣蓋在郵袋上,自己卻被雨水淋透,還不慎摔倒在濕滑的道路上。“小劉,你的手和膝蓋怎么都出血了?”直到收到報紙的王阿姨關切地詢問,劉雷鋒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衣服上沾滿了血漬。
“這沒什么,比起老一輩投遞員,我們已經(jīng)很幸福了!”回憶起往事,劉雷鋒說。
隨著人口流動性增加,原來的住戶大都遷到新居,信件、包裹投遞難度加大,經(jīng)常出現(xiàn)“原址查無此人”“地址不清、不實”的郵件。
“一次,我派送一封來自高校的掛號信,上面只寫了‘任樓礦工人村’這個地址和收信人姓名。”劉雷鋒說,由于打聽不到收信人新住址,他便到當?shù)嘏沙鏊笾ㄟ^民警查詢到收信人電話。
撥通電話后才得知,這名收信人退休后已搬到宿州市居住。當天下班后,劉雷鋒便騎上摩托車趕到30公里外的宿州市,成功送達信件。
“按照正常處理流程,我可以貼上批條把信件退回去。但一想到還沒有盡到最大努力就將郵件退回去,心里就沉甸甸的,始終放不下。”劉雷鋒說。
18年來,在他的努力下,100多件地址不詳?shù)男偶颊业搅恕爸魅恕薄?/span>
南坪鎮(zhèn)年輕人多數(shù)外出務工,各村留守老人較多。2015年11月,劉雷鋒到南坪鎮(zhèn)老家村投遞郵件時,遇見老家村祝圣申老人正在家中安裝窗戶玻璃。老人手腳不便,安裝時十分吃力。劉雷鋒看到這一幕,二話沒說就幫助老人安裝好了窗戶玻璃,并細心擦拭干凈。
歷經(jīng)18年風風雨雨,劉雷鋒一人一車,幾乎沒有假期,累計行程19萬公里,投遞報刊748萬份、信件39萬件,從未發(fā)生過缺報少刊、丟村甩點、捎轉(zhuǎn)郵件等情況,郵件妥投率100%。
一包一裹,一收一派,一腳一印。如今,劉雷鋒依然清晨出發(fā)、深夜而歸,用辛勤與汗水,為新時代的奮斗故事寫下溫暖的注腳。
責任編輯:賀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