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至13日,第十一屆中國安徽名優農產品暨農業產業化交易會在合肥舉行。
本屆農交會現場名優農產品琳瑯滿目、各類農業品牌百花齊放,吸引了10多萬名群眾和2萬余名專業觀眾到會參觀、購物,十月的合肥掀起了“農展潮”。
參展參會企業數量更多
跟往年展會相比,今年合肥農交會參展企業更多,參展主體更多元。本屆農交會共設九個展區、100多個展廳。共有5000多家經營主體、采購商、金融機構和科研機構參展參會,比上屆增加1000余家。
其中,省內參展、參會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有3000多家;外省區市和新疆建設兵團均組團參展,省外參展企業400多家,其中國家重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有192家,臺灣地區有30家企業參展;德國、法國、俄羅斯、印度等20個國家的22家企業參展。此外,土耳其、菲律賓、阿聯酋等駐華使館官員及貝寧、哥斯達黎加等50多位外賓參會。
“第一屆農交會僅國內10多個省份、周邊日韓少數幾個國家參展參會。本屆農交會,全國各省區市均組織企業參展參會,亞、非、歐、美洲等28個國家和地區客商、代表踴躍參加?!笔∞r業農村廳副廳長王華說,如今,合肥農交會向著“走出國門、唱響世界”方向邁進,品牌效應愈加顯著。
展示內容更加豐富
琳瑯滿目,是展會觀眾“逛展”的第一印象。本屆農交會共展示各類產品2.5萬余種,比上年增加2000多種。有六安瓜片、黃山山珍、金玉滁菊、亳州花茶、泗縣金絲絞瓜等“皖美農品”,新疆紅棗、青海牦牛肉、內蒙奶制品、臺灣水果、法國紅酒等體現地域特色的產品,中藥材、蜜餞、豆制品等農產品加工品,休閑農業的精品路線、特色景點和農家菜,種子、農機、農藥等領域的新品種、新產品、新工藝、新機械,還有“數字果園”、“物聯網數據視頻系統”等體現互聯網+農業的新模式、新技術。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合肥農交會專門設立了現代農業科技館,集中展示新技術494項、新模式82項、新品種204項、新裝備70項。首次設立的創新創業展廳,則展示出我省農村創業創新工作成就。
本屆農交會高度重視展品質量和品牌建設,在我省參展的9000多個產品中,“三品一標”產品數量占比70%。展會開展“參展產品金獎評選活動”,授予229個產品為交易會金獎產品。
展會更加注重觀眾體驗需求和農村文化宣傳,引入了一批鄉村體驗項目和農村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邀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現場展示制茶、剪紙、陶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工藝,為觀眾提供了一次豐盛的視覺體驗。
招商引資與現場貿易成果更加豐碩
除了“帶貨”,招商引資是農交會承擔的另一大功能。今年農交會招商引資項目687個,投資額達1603億元,比上年增加100多億;精選56個重大項目在現場集中簽約,總金額達466.5億元。展會現場銷售額達1.2億元;簽訂貿易訂單2173份,合同金額23.2億元,比上屆增加4.2億元。
“本屆農交會更加注重招商引資的質量效益,更加注重引進能夠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項目?!蓖跞A表示,今年農交會簽約項目呈現三個特點:養殖類項目多、農產品精深加工項目多、新產業新業態項目成為投資熱點,“這些項目的實施,必將推進我省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助力農業產業化邁上新臺階。”
為了讓貧困地區也能搭上展會“快車”,今年我省各市展館均設立了扶貧展區或展柜,430個參展主體展銷產品近2600種,現場銷售額718萬元,達成簽約意向1.69億元。大會設立全國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展示展銷專區,24個省的52個參展主體展銷產品400多種,現場銷售額375萬元,達成簽約意向1600萬元。(記者 彭旖旎 攝影 許夢宇 符秀云)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