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唐紀》記載,時人勸告進士張彖謁見權臣楊國忠求官,張彖笑答:“君輩倚楊右相如泰山,吾以為冰山耳!若皎日既出,君輩得無失所恃乎?”群臣趨炎附勢,以楊國忠為靠山,在張彖看來,楊國忠不過是一座“冰山”,太陽一出隨時會消融,到時候眾人又能依靠什么呢?古今皆然,從近年來查處的腐敗案件看,一些干部為了謀取不當利益,通過非正當關系搞政治攀附、人身依附,嚴重敗壞了干部隊伍風氣,污染了政治生態。
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54條增寫了對搞政治攀附行為的處分規定,為精準施治政治攀附行為提供了紀法遵循。黨員干部搞政治攀附,歸根到底是錯誤觀念和個人私利在作祟。有的干部盲目跟風,不信組織信“權位”,甚至成了“墻頭草”,只“唯上”不“唯實”,誰有權勢就聽誰的;有的干部把“找靠山”“拉關系”奉為圭臬,心思不在工作上,不跑基層跑關系,妄圖通過親戚紐帶、老鄉牽線、朋友撮合,千方百計與上級領導“近距離接觸”,一味地刻意貼靠、馬首是瞻;更有的身居要職,不思造福一方,把精力用在搞小山頭、小團伙、小圈子上,企圖以拉幫結派、黨同伐異來撈取政治資本。殊不知,以利相交者,利盡則散;以勢相交者,勢去則傾,任何攀附行為和山頭主義在黨紀國法的“陽光普照”下都將冰雪消融。
冰山難靠,何枝可依?對黨員干部來說,黨組織就是唯一的、最大的、無懈可擊的“靠山”。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強化黨的意識和組織觀念,自覺做到思想上認同組織、政治上依靠組織、工作上服從組織、感情上信賴組織,把心交給組織,把力量貢獻給組織,始終與組織同心同向、同頻共振、同力同行,做黨的各項政策方針的終身擁護者、踐行者、推動者。黨紀是最“靠譜”的“靠山”。干部都是黨的干部,不是哪個人的家臣,任何所謂的“保護傘”都不可靠,只有永遠依照黨規黨紀規范一言一行,才能筑起堅不可摧的防線。黨員干部要把《條例》學習當做“常修課”,將學紀知紀守紀融入日常、化為經常、做在平常,自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謹慎用權、規范用權、依法用權,守穩守牢交往關。領導干部要自覺凈化自己的“朋友圈”,增強識人辨友的本領,提升抵御風險和誘惑的能力,擇善而交、擇人而友,拒絕各種“小圈子”“小團伙”,切實筑牢思想防線、遠離黨紀紅線、守住廉正底線。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帶領全黨,從“打鐵還需自身硬”到“打鐵必須自身硬”,再到“堅持打鐵必須自身硬”,從“還需”到“必須”,再到“堅持”“必須”,語氣更重、力度更強、要求更明,既強調政治過硬,又強調能力過硬,體現出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定信念,彰顯“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的必勝決心。廣大黨員干部作為黨的事業的主力軍,人民群眾的勤務員,必須身先士卒、武裝頭腦、強筋壯骨,練就擔當作為的“硬脊梁”“鐵肩膀”“赤誠心”,勇做黨和國家事業的“攀登者”,不做投機鉆營、難堪重任的“攀附者”。要堅定理想信念,自覺堅持黨性原則,旗幟鮮明地抵制和反對官場“厚黑學”“關系學”,收攏好心思精力,全部投入在勤奮敬業、提升素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上,不搞阿諛奉承,投機取巧,不慕名利權位,戒浮戒躁、慎守初心。要練就過硬本領,敢于啃硬骨頭、扛重擔子、接燙手山芋,堅決做到“不啃下來不罷休”“不攻下山頭不收兵”,在不斷攻堅克難中砥礪磨練,靠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干出實績,贏得群眾滿意和組織青睞,成長為一名行得穩、立得端、靠得住的“硬核”干部。
責任編輯:王振華 賀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