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疾控局、全國總工會等4部門9日聯合印發新版《職業病分類和目錄》,確保2025年底每個省份至少有2家以上醫療衛生機構能提供新增職業病的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斷及治療康復服務。該目錄將于2025年8月1日正式實施。
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疾控局聯合印發的《關于做好〈職業病分類和目錄〉實施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及時組織職業衛生監管人員、職業健康檢查機構與職業病診斷機構專業技術人員開展業務培訓,著重掌握調整內容、《職業性腕管綜合征診斷標準》《職業性創傷后應激障礙診斷標準》《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以及相關防治知識。按照修訂后的《職業病診斷醫師培訓大綱(2025年版)》,盡快組織本轄區內相關職業健康檢查主檢醫師、診斷醫師培訓,特別是診斷與鑒別診斷、職業禁忌證判定、疑似職業病界定等技術要點,以及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書寫格式、職業病報告等具體要求。
在提升診療能力方面,各地要依托本轄區診療康復實力強的綜合醫院或專科醫院,完善職業病診斷與鑒定專家庫,建立健全專家會診或會商機制,確保職業病診斷、鑒定結論的公正、科學、準確。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分別作為職業性肌肉骨骼疾病、職業性精神和行為障礙診斷與鑒定的技術支撐單位,與中國疾控中心(中國預科院)共同承擔對地方相關業務指導工作。
通知要求,衛生健康部門要與有關部門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定期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交換職業病診斷與鑒定信息、職業病病人享受工傷保險待遇信息,與疾控部門交換職業健康檢查和職業病診斷質控與整改情況、監督檢查等信息。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