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小小窨井,事關百姓出行大民生。7月13日,記者從省住建廳獲悉,安徽將采取有效措施,創新窨井蓋安全管理模式,提升城市運行安全保障水平,有效防范事故發生,維護道路交通安全和生命財產安全。
近年來,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會同多部門積極建立協同建設管理工作機制,加強窨井蓋的排查體檢和維護管理。
其中,鼓勵生產企業引入模塊化模具、數控加工中心等智能化設備;對于工作發現、群眾舉報、行刑銜接等渠道中獲取的偽劣窨井蓋、偷盜窨井蓋違法犯罪線索,交由屬地公安機關巡線深挖,嚴打違法犯罪行為;對存在破損、下沉、松動等情形的及時組織維修加固,消除各類安全隱患,確保窨井蓋安全運行。
建立窨井蓋底數檔案,督促運維單位落實職責,完善定期巡查機制。對自行發現或居民通過數字城管、12345熱線、客服熱線等渠道反映的窨井蓋沉降、缺失、損壞而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推動建立及時響應和24小時內修復制度,提高安全事故防范能力。
為進一步保障好市民“腳下安全”,接下去安徽將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加快推進窨井蓋隱患治理。
根據要求,各地持續開展窨井蓋治理專項行動,按照“誰所有、誰負責”的原則,開展全覆蓋、無死角的安全隱患排查。針對廢棄、破損、下沉、松動、缺失等情形的窨井蓋以及低洼、易澇等地區的窨井,分類編制隱患整治清單、隱患銷號清單等,確保窨井蓋隱患整改責任、措施、時限的全面落實。
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和新技術應用,創新窨井蓋安全管理模式。將窨井蓋安全管理納入省級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二期)建設,實現對窨井蓋安全狀況的實時監測和預警,利用科技賦能,提高智能監管水平。
同時,規范工程建設施工。井蓋施工安裝應當按照有關規定設置安全警示,嚴格執行國家和地方有關的標準規范,選用符合國家或地方產品標準的井蓋產品,并標明其使用性質及權屬單位。
地下管線建設項目施工時,應結合窨井蓋設計使用年限要求和周邊環境條件,科學合理選擇窨井蓋產品,嚴格按照有關技術標準進行安裝。加強窨井蓋施工驗收管理,窨井蓋驗收不合格的,主體工程不得交付使用。新建窨井設施在建成移交時,應為窨井蓋設置統一標識。
社會公眾保護窨井蓋的責任意識今后也需要增強,為此安徽將鼓勵群眾舉報故意損毀、偷盜窨井蓋等違法犯罪行為,并對涉窨井蓋違法犯罪行為及時移送有關部門依法嚴懲。對產權單位、管理單位等責任單位管養維護不到位、巡查維修不落實以及主管部門監管不力的加大曝光力度。
合肥晚報-
合新聞記者 吳奇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