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記者從合肥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2022年藍藻應急防控工作已圓滿完成。今年4—10月,巢湖藍藻水華最大面積、累計面積較2021年同期分別下降53.05%、50.14%,為近5年來最小,圓滿完成年度藍藻應急防控工作。
近年來,合肥將巢湖藍藻防控作為巢湖綜合治理重點任務,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施策。治本上,全面實施“五大工程”和“四源同治”,加快推進巢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項目實施,著力降低入湖污染量,持續改善巢湖水生態環境質量。治標上,圍繞保障飲水安全和環湖無異味的總體目標,構建藍藻防控網格化體系和應急打撈處置體系,全力推進應急防控工作。
根據《2022年巢湖藍藻應急防控打撈工作方案》,藍藻應急防控打撈時間為2022年4月1日至10月31日。早在今年3月,合肥市生態環境局就提前調度布置,提前“集結”,配齊配足人員、設施、設備。
今年,合肥新建高壓控藻深井5座,新增磁捕船2艘、曝氣船10艘、控藻船1艘,常規打撈船22艘,增加柔性圍隔27公里,藍藻應急防控能力進一步提升。據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環巢湖地區共出動打撈人員6萬余人次,高溫天氣下,每天都有200人堅守一線。
為實現巢湖水質持續改善,今年合肥市建立了巢湖藍藻防控三級網格化管理體系,建立縣(市)區、鄉鎮(街道、社區)、村(居)三級網格化打撈防控責任體系,并明確各網格負責人。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全市出動打撈人員、船只僅分別增加13.62%、54.41%,打撈藻漿、產生藻泥處理藻漿分別下降40.90%、40.99%。今年4—10月,巢湖藍藻水華最大面積、累計面積較2021年同期分別下降53.05%、50.14%,為近5年來最小,圓滿完成年度藍藻應急防控工作,連續兩年做到沿湖藍藻不聚集、無異味。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