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來早,開年用工忙。
春節假期過后,勞動者開啟了新一年的奮斗歷程,“去哪里工作”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從春節前開始,馬鞍山市以開展“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活動為契機,全面摸清企業用工需求和求職者就業意愿,精準搭建供需對接平臺,全力推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托起群眾“穩穩的幸福”。
春風送崗促就業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牽動著千家萬戶的幸福生活。而每年春節前后,是勞動者換崗流動的高峰期,也是企業開工復產的關鍵期。
一年之計在于春。2024年伊始,馬鞍山市迅速啟動了“春風行動”,全力促進本地勞動者就業,同時在為求職者和招聘單位搭建對接平臺的同時,還組織召開高校、服務機構與重點企業的對接會,就企業用工需求和發展所需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
活動啟動以來,市人社部門與載體單位通力合作,人才招聘大集迅速點燃就業市場,一場場各具特色的招聘活動火爆上演。
1月27日,含山縣在年貨節現場同步舉行“萬名大招工 人才大招引”活動,提供了1000多個招聘崗位供求職人員選擇。
2月23日,在“工會送崗位 樂業在江淮”活動中,市、縣區和園區同步舉辦5場線下招聘會,各方聯動,為求職者帶來6000多個就業崗位,進一步擴大了覆蓋面。
……
據初步統計,今年馬鞍山市已舉辦線上線下各類招聘活動200多場,服務企業用工2000多家次,提供就業崗位4.5萬余個,進場求職人數近2萬人。
在促就業活動中,馬鞍山市既有“大而全”的綜合性招聘會,也有“小而精”的袖珍型招聘會,如農民工、退役軍人、退捕漁民等招聘專場,讓招聘會更具針對性、匹配度更高。
不僅如此,招聘會地點也更接地氣,進年貨大街、進商場、進社區已成為常見的形式,居民購物逛街、外出散步時就能及時了解崗位信息、享受就業服務。
“家門口”就業受青睞
就業何必去遠方,家鄉就是好地方。
縱觀今年的招聘現場,就業圖景愈發突出:越來越多的人青睞于留在本地工作。
2月21日,市人力資源中心市場龍年新春人才大集正式“開市”,返鄉過年的汪楊早早地趕到了招聘現場,一連向四五家企業投了簡歷,初步約定了面試時間。
“不打算往外跑了,就想在馬鞍山工作。”汪楊直言,他在外打工已有七八年,雖然大城市的企業工資開得高一些,但生活也很艱辛。馬鞍山整體環境不錯,現場幾家企業提供的薪資水平在自己的接受范圍內,希望能在家門口找個滿意的工作,“免去外出奔波之苦”。
在各大招聘活動現場,類似汪楊這樣想法的求職者不在少數。
“00后”小伙小葛大學畢業后,在蘇錫常地區工作了兩年,去年決定回家鄉發展,在馬鞍山找一份專業對口的工作。“我是學設計的,初步選中了幾家公司,后面就看面試了。”小葛說,馬鞍山不比外面差,今年確定留鄉就業了。
“現在求職者有回鄉就業的意愿,我們企業也有需求,就看能否互相‘看中’。”在馬鞍山市天工科技公司招聘人員葉琴看來,每年新春招聘會,都有不少外地返鄉的求職者,企業拿出的崗位、提供的薪資待遇也是誠意滿滿,供他們選擇。
據了解,今年不少招聘企業提供的薪資水平有所提升,工程師工資普遍在萬元左右,普工的起步工資在4000元左右,入職后還能享受培訓及相關福利待遇。
優化服務提升吸引力
據介紹,今年1至4月初,馬鞍山市共排定了300多場形式多樣的招聘會,服務企業用工需求和群眾就業。同時,加強就業動態監測分析,動態監測返鄉及外出務工人員流向、就業困難人員狀況,精準掌握農村勞動者、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失業情況和服務需求。
市人力資源管理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對返鄉就業人員,馬鞍山市將提供免費職業介紹和職業技能培訓等公共就業服務,助其提升勞動技能,增強就業競爭力,增加勞動收入。對返鄉創業人員,馬鞍山市將重點建設農民工返鄉創業示范園、青年創業園等一批創業孵化基地和平臺,對符合條件的個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返鄉農民工首次創辦小微企業,按規定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
為吸引各類求職者,今年馬鞍山市還將持續提升城市品質,做好醫療、教育、生活等配套,讓勞動者在馬就業發展不再有后顧之“憂”。
在引育留用各類人才方面,馬鞍山市將大力實施“詩城英才”計劃,開展“人才安徽行”馬鞍山系列活動,加快建設創業城市,辦好各類創新創業賽事,打造近悅遠來“養人”生態。
在民生保障方面,馬鞍山市將持續抓好民生實事,不斷加大民生投入,集中精力辦成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好事。以辦理“民聲呼應”事項為突破口,提升民生問題源頭治理水平。
馬鞍山還將持續優化公共服務,打造全齡友好型社會,推進托幼一體化等建設,持續減輕生育養育教育負擔。加快健康馬鞍山建設,深化與安醫大、皖南醫學院等合作,大力引進滬蘇浙優質醫療資源。
……
接下來,馬鞍山市將統籌抓好就業創業、社會保障、人事人才、勞動關系等各項工作,為各類勞動者提供精準就業服務,全力打造近悅遠來、心向往之的就業環境,讓勞動者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更幸福的生活,讓大家共享城市發展成果。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