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伊始,“營商環境”再度成為淮北的頭號議題。
“各級各部門要把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當作永不竣工的重大工程。”“讓企業辦事不求人,辦事真方便。”“把營商環境的評判權和發言權交給企業。”……2月19日,全市創建一流營商環境暨推進招商引資、工業經濟和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打響了新一年全市上下奮勇爭先的“發令槍”。市委書記覃衛國在會上的講話,字字鏗鏘有力、句句擲地有聲,再度強調營商環境之于這座城市的特殊重要性,更是發出了讓一流營商環境成為淮北“金字招牌”的動員令。
拼出“熱辣滾燙”,贏得“飛馳人生”。戰鼓催征,優化營商環境的沖鋒號已然響起,淮北如何乘風破浪、持續前行?如何以營商“軟”環境,構筑經濟發展“硬”支撐?
高效便捷,讓企業有得有感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營商環境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土壤,代表著一座城市的軟實力和競爭力,哪里營商環境好,人才就往哪走、資金就向哪流、項目就在哪建。
“我們在淮北項目的建設進度,創下鋁加工行業史無前例的建設紀錄。”全市“新春第一會”上,銀邦(安徽)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李如亮在發言中深有感觸。
銀邦新材料項目從談判到簽約,用時10天;從開工建設到試生產,用時8個月,創造了我市工業項目推進“最快紀錄”,其背后相關部門和企業付出的巨大努力可想而知。“我們也會積極向客戶大力宣傳淮北的營商環境,讓更多的人認識淮北、了解淮北、落戶淮北。”李如亮如是說。
高效便捷的服務,已經在招商引資實踐中持續讓市場主體感受到淮北的誠意和速度。而怎樣推動營商環境再上新臺階,讓企業家從淮北建設發展的“合作者”轉變為“雙招雙引”的“代言人”、城市形象的“宣傳員”,則需要付出百倍努力,需要向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要活力。
今年,我市將多措并舉持續不斷做好優化營商環境“加法”,通過“借鑒+創新”方式,動態借鑒先進做法,研究制定營商環境“微改革”事項,推出一批“為企辦實事”項目,探索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淮北經驗”,不斷擦亮滿“淮”誠意營商環境品牌。
企業的“煩心事”就是我們的“心頭事”,解決比解釋更有說服力。我市聚焦“高效辦成一件事”,推動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的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確保線下辦事“只進一門”、線上辦事“一網通辦”、企業和群眾訴求“一線應答”,切實讓企業辦事不求人、辦事真方便。
轉變作風,激活市場“一池春水”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發展是第一要務、招商是第一要事、一流營商環境是第一競爭力。營商環境好不好,感受最深的就是企業。
安徽英科醫療用品有限公司是我市重點招商引資項目。近年來,企業不僅在淮“落地生根”,而且持續在臨渙化工園區、濉蕪產業園擴大投資規模,既打通了上下產業鏈、推進產業鏈升級,又有效拉動區域就業和經濟發展。這一系列投資興業的背后,安徽英科醫療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玉霞最有發言權。
“安徽英科來到淮北以后,在生產設施、研發技術、銷售渠道、資金需求和人才供給等方面都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這也堅定了我們在淮北投資發展的決心和信心。”說起企業在淮發展歷程,陳玉霞頻頻點贊我市的營商環境。“下一步,公司將繼續擴大生產規模,陸續上線更多新項目好項目,尋找國際先進技術進一步提高生產力。”
優化營商環境,絕不是“一錘子買賣”,必須隨著企業的需求變化持續“改良”,切實讓企業家們感受到:在淮北,發展最有安全感,生活最有歸屬感。
為此,今年我市把營商環境的評判權和發言權交給企業,設立“駿馬獎”“蝸牛獎”,對推動本地區、本領域營商環境優化成效明顯、貢獻突出的提名“駿馬獎”;對不作為、嚴重影響或破壞營商環境的人和單位提名“蝸牛獎”,引導各級黨員干部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強化服務意識、提升工作效能,讓企業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變化。將營商環境工作納入市委黨校主體班次培訓內容、新入職公務員“必修課”,作為全市黨員干部理論學習、調查研究、解決問題的重要內容。
把企業家當親人、把企業事當自己事,才會讓企業如沐春風、如魚得水。為了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激活市場“一池春水”,我市變“被動服務”為“主動上門”,聚焦制約企業發展的堵點、難點,推深做實“千名干部進千企”活動,宣傳推送各項惠企政策,推動省市出臺的稅費優惠政策落實到位,幫助企業解決土地、水電氣供應、用工、融資等生產要素保障不到位的問題,助力企業創新技術、優化管理、轉型升級,切實在全市上下營造“人人重視營商環境、人人都是營商環境、時時處處都講營商環境”的良好氛圍。
法治護航,讓企業安心經營放心投資
守一城經濟,護一方產業。法治是市場經濟的“護身符”,也是優化營商環境的“加速器”“穩定器”。
我市堅持通過法治環境之“善”促營商環境之“優”,深入貫徹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安徽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淮北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建立綜合監管部門和行業監管部門聯動工作機制,統一執法標準和流程,減少自由裁量權,用法治的“金鐘罩”,為企業發展遮風擋雨。
創建一流營商環境,需要把“無事不擾、有求必應”落到實處。我市深化“綜合查一次”改革,探索開展入企檢查備案制度,堅決杜絕隨意檢查、多頭檢查、重復檢查,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影響,真正讓監管“無事不擾”又“無處不在”。鼓勵支持柔性執法,推行包容審慎監管,落實并拓寬輕微違法行為免予處罰清單。
為了讓法律成為保護企業權益的“利劍”,為各類市場主體創新創業保駕護航,我市堅持以提高投資安全感為導向,依法嚴厲打擊侵犯民營企業產權、破壞市場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不斷提升知識產權管理和服務水平,讓企業和企業家在法治的陽光下安心經營、放心投資。
只有企業發展得好,淮北才能轉型得好;只有淮北轉型得好,全市人民才能生活得更好。2024,讓我們以更足干勁、更快行動、更實作風,堅決打贏優化營商環境“總體戰”,做到市企“一家人、一條心、一起拼、一塊贏”。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