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何,謝謝你,忙前忙后幫我拿到了賠償款。”3月5日,見到網格員何玲玲上門走訪,雨山區采石街道陳家村居民季益萍一再道謝。“這都是我應該做的,在家好好休養!”何玲玲笑著回應。何玲玲是陳家村第七網格網格員。去年11月12日,季益萍騎電動車經過陳家村某施工現場時不慎摔倒,造成右腿骨折。何玲玲多次和施工隊協商,最終促成雙方達成賠償協議。
“小網格”發揮大功效。
全年發現上報事項183.79萬件,辦結183.38萬件;走訪住戶共計190.81萬戶(次),累計更新基礎數據近100萬條,調解處置矛盾糾紛1.87萬件……2023年,全市城鄉網格員按照“人在網中巡,事在格中辦,服務零距離,管理全覆蓋”的工作目標,深入網格巡查走訪,有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切實做到“微事不出網、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
城鄉網格全覆蓋
按照“一格一員”和專職化要求,全市5042個網格全部配備網格員,同時整合網格黨小組長、村民組長、網格員及其他志愿服務力量,建立一支2萬余人的網格服務團隊,實現大事全網聯動、小事一格解決。
各地通過邀請業務授課、政策講解、經驗交流等方式常態化開展業務培訓,全年累計組織培訓2萬余人次,有效提升了網格隊伍素養。2023年,市級命名表揚優秀網格員4批次208人,當涂縣、雨山區等載體組織開展星級網格員、優秀網格案例等評先活動,博望區通過經濟上“給待遇”、工作上“給榮譽”、發展上“給空間”,吸引大批年輕人從事網格化工作。
數網融合高效能
推動信息平臺整合。合成網格化和綜治兩個系統功能,集成統一的“平安馬鞍山”綜合信息平臺,縱向貫通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網格五級網絡,橫向輻射多部門社會治理工作,實現了多層級、寬領域的信息共享和工作聯動。
推動數據資源共享。依托市大數據中心,推動部門數據與網格數據雙向流動、共享共用,保證網格數據實時更新,增強基層社會治理預測預警預防支撐能力。
推動信息平臺應用。依托“平安馬鞍山”綜治信息系統,統一采集各類基礎信息和動態信息,實現各類數據一次采集、事項一次辦理,共采集更新131.01萬余條基礎信息,向全市各部門提供數據接口437個,服務次數達2.12億余次。
細“治”入微增動能
全市城鄉網格員通過建立民情臺賬,及時掌握網格內的社情民意,收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2023年,全市網格員共撰寫民情日志68.75萬條,辦結各類事項18.38萬件,調解處置矛盾糾紛1.87萬件,有效維護基層社會安全穩定。
全市各載體結合工作實際,創新網格治理多元化機制,探索形成好經驗好做法。含山縣共打造21個網格示范村、49個網格示范點,全力構建“格中事、格中了”的工作格局。博望區探索建立“網格+干警”“網格+物業”等工作模式,依托“村社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調動政府部門資源和行政執法力量向網格末端延伸,2023年部門聯動共解決網格事項3720件,其中“皖蘇‘兩省一街’警務室合作”獲評全省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優秀創新案例。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