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營造利于企業發展的營商環境,打通堵點卡點,增強市場主體內生動力。
記者從市營商辦了解到,近年來,我市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優化為企服務,全力打造“‘池’久滿意”營商環境品牌,越來越多的企業、群眾享受到優化營商環境帶來的便利和“紅利”,全市市場主體滿意度明顯提升,企業滿意度位居全省前列。
高位推動,打通發展堵點
市場主體是經濟運行的“細胞”。“細胞”有活力,經濟才能生機勃勃。
4月9日上午,市政府舉行“市長面對面”活動。安徽銅冠有色金屬(池州)有限責任公司、安徽省貴航特鋼有限公司、安徽艾可藍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負責人先后發言,圍繞項目推進、要素保障、產業鏈對接等方面話發展、談思路、提訴求。市長賀東與6名企業家代表面對面溝通交流,聽取訴求建議,共謀發展良策。像這樣的“市長面對面”活動至今已舉辦23期,共接待企業79家、群眾代表43位,收集問題122個,已協調解決101個。
寶鎂項目是我市推進產業發展的“一號工程”,服務好、發展好寶鎂項目是我市建設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示范區的現實需要。4月10日上午,市委常委會學習踐行“四下基層”優良傳統,落實市委構建“池”久滿意“四個服務”矩陣工作機制部署,首次聚焦產業、下沉企業,赴安徽寶鎂輕合金有限公司集中調研并召開現場辦公會,指導幫助寶鎂公司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高位推動,建立健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機制,是池州企業滿意度提升的一個重要原因。”據市營商辦負責人介紹,我市堅持分級調度,常態化推進“市長面對面、局長走流程、政策找企業、服務進園區”等機制,及時幫助企業解決難點堵點問題。去年市委常委會集體調研、現場辦公,召開民營企業家懇談會2次,24位民營企業家提出的38個具體問題已全部辦結。市企業服務中心舉辦集中培訓25場、培訓企業人員1600余人次,線上解答企業政策咨詢1200余次,上門開展輔導培訓560余次。今年一季度,為企服務平臺共收集企業反映問題682個,辦結681個,辦結率99.85%。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和《安徽省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辦法》,我市先后出臺了《池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創優營商環境對標提升任務清單(2024版)》,為提升全市營商環境提供法治保障。
科技賦能,助企減負增效
“不愧是‘奔池速度’,前一天在網上申請的研發費用政策優惠減免,第二天就到賬了,全流程無紙化,真省心!”池州西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葛旭輝對貴池區個性化稅務服務感慨萬千。
池州西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安徽省首家再生利用類企業、安徽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重點培育企業。為優化稅務營商環境,貴池區稅務部門推出“精準推送政策一步到位、涉稅需求輔導一呼即應、稅收紅利賬單一鍵送達”辦稅服務,建立“一企一策”,通過電子稅務局、征納互動平臺等渠道,開展個性化稅費服務,傾心傾力助企減負增效。
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水和空氣,是投資興業的“首選品”,也是企業發展壯大的“必需品”。去年以來,市稅務局啟動21個重點企業稅企直聯點,構建需求收集、協調解決、跟蹤問效的全過程服務機制,對企業開辦、發票提額、社保費申報等17個高頻涉稅事項形成“戶戶通”手冊,確保轄區內重大項目早建成、早投產、早見效。
證明免交、證照免帶、辦事免跑、政策免申、輕微免罰……近年來,我市大力推進“五免之城”建設,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智能化、便利化水平。
為支撐“五免之城”建設,我市創新研發“五免助手”,依托科技賦能,打通、貫通、融通“皖事通”“皖政通”“皖企通”等政務服務平臺,通過政務數據實時共享、部門業務協同,實現“五免”事項網上受理、流轉、送達,為群眾和企業提供證明在線開具、部門在線核驗等服務,真正實現“數據多跑路、干部多幫辦、群眾少跑腿”。
——證明免交。精簡和優化各類證明,首批明確了184個事項可以免交證明材料,全面推進政務服務和公共服務事項無紙質證明辦理。
——證照免帶。建立數據歸集工作機制,梳理常用證照102類,已與2173個政務事項辦理關聯,實現辦事基礎信息免填寫、紙質材料免提交。
——辦事免跑。為辦事企業群眾提供“全程網辦”事項8872項,行政許可事項全程網辦率98.48%,已上線73個“一件事一次辦”服務場景,152項長三角“一網通辦”事項,涵蓋公積金、社保、醫保等領域,讓網辦事項“大優化”,指尖一點“成常態”。
——政策免申。建立池州市“惠企通”政策平臺,系統梳理產業扶持、財政獎補等方面惠企政策440條,更新惠企政策“免申即享”項目清單1338項。將企業信用核查嵌入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工作流程,實現政策匹配、資金撥付、預警比對等環節“一網通辦”。
——輕微免罰。推行涉企違法包容審慎柔性執法機制,在重點執法領域施行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清單426項,對企業或個人非主觀輕微違法或首次違法,凡未造成社會危害,并能及時糾錯,主動消除、減輕危害后果,符合條件的可以依法不予行政處罰。
據市營商辦負責人介紹,去年我市營商環境重點指標領域整體提升。不動產登記、企業開辦、納稅服務等領域環節、材料、費用均達全國一流水平;政務服務事項平均承諾時限壓縮至1.61個工作日,達到全國先進水平;獲得電力領域工程建設、土地出讓等實現平臺互聯互通,項目超前獲取,電網配套提前啟動。
“優”無止境,激發市場活力
一系列簡政為企措施的實施,讓市場主體真切地感受到優化營商環境的“力度”與“溫度”,加快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的信心更足了。
安徽銘特電氣有限公司是池州經開區新引進的一家企業,自去年12月投產以來呈現產銷兩旺的良好勢頭。“由于老家在石臺,近5年來我一直在觀察池州的營商環境,總體感覺越來越好。所以選擇了回鄉投資辦廠。”企業負責人沈澤華高興地告訴記者,企業發展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比如原材料倉庫不足、職工電動車棚等問題,在管委會的幫助下,很快得到解決,行業性人才緊缺問題正與中科大等高校進行對接。
據池州經開區管委會辦公室工作人員韓健介紹,為做好企業服務工作,該區成立了7支企業包保幫扶隊伍,通過線下走訪和線上交流對園區的大中小企業進行多渠道、全方位的定點幫扶。針對企業反映的共性問題和個性需求,該區專門成立了為企服務中心,切實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過程中的難點堵點問題。
池州高新區對企業實行全生命周期服務。安徽億叢新能源有限公司是該區的一家集鋰電池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綜合型企業,2022年引進,首期投入資金1.5億元,首期廠房面積11100平方米。目前已形成鋁殼電芯和聚合物電芯兩大核心產品系列,一季度實現產值1000萬元。
“回鄉創業非常順利,超出了預期。潔凈廠房裝修補貼、廠房租金補貼等獎補資金兌付很及時,幫助企業解決問題很到位。”公司法人阮德玉說,200萬元新訂購的設備剛到貨,目前正在規劃再上一條新產品生產線,有信心把企業做得更好。
優化營商環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市營商辦負責人表示,要進一步提高站位,拉高工作標桿,切實加強為企服務,加快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落地生根,在優化營商環境上取得新突破,更大程度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經營主體內生動力,助推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