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地區生產總值576.7億元,同比增長5.7%……前不久,亳州市一季度經濟運行“成績單”出爐,良好的開局為實現全年發展目標奠定了基礎,注入了信心。
經濟暖流涌動,發展脈動強勁。機聲隆隆,工廠車間高速運轉;塔吊林立,重點項目火熱推進;消費回暖,大街小巷人頭攢動……初夏的亳州大地,處處展現出蓬勃發展的生機與活力。
12項指標增速居全省前三
一季度,亳州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全市經濟延續穩中加固、穩中向好態勢,開局良好。隨著各項穩增長穩就業政策舉措靠前發力,積極因素累積增多,多項指標增速居全省前列。
在省統計局反饋的25項主要經濟指標中,亳州市有19項指標增速居全省前5位,12項居全省前3位,其中3項第1位、4項第2位、5項第3位。其中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7%,增速居全省第4位,比全省快0.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2%,增速居全省第3位,比全省快1.6個百分點。
這樣的大好局面緣何而來?
是全市上下堅定信心、鼓足干勁、真抓實干,不斷推動各項工作位次前移、爭創一流。
從生產端看,生產形勢平穩向好。農業生產形勢總體較好,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5.3%;工業生產穩中向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2%,比去年全年提升1.1個百分點;服務業總體平穩,服務業增加值增長4.2%,其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1.5%、6.0%,郵政業增長21.1%。
從需求端看,投資、消費和進出口協同發力。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2%,增速居全省第3位,比去年全年提升1.7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5%、居全省第1位;進出口總額增長26.7%、居全省第3位,比去年全年提升21.5個百分點。
24個大類行業實現正增長
工業對全市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明顯。一季度,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6個百分點,增幅、位次較1-2月分別提高0.4個百分點、2個位次,居全省第3位、皖北六市首位。
全市有24個大類行業實現正增長,行業增長面達82.8%,行業發展整體較好。黑色金屬壓延業、專用設備業、電氣器材制造業增幅均超1倍;汽車制造業和紙制品業的增幅均超過了50%,而金屬制品、電力行業等對全市工業影響較大的產業則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全市新增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2.5%,對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達14.9%。
規模工業中,制造業同比增長10.5%,增幅比全部規模工業增加值高1.3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12.5%,增幅高于全市3.3個百分點。
一季度,全市工業投資同比增長62.7%,增速居全省第1位,較1-2月提高22.3個百分點,高于全省40個百分點,拉動投資增長15.7個百分點;其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74.1%,增速居全省第2位,較1-2月提高38個百分點。
分行業看,三大行業均大幅增長,制造業投資增長42.8%,拉動工業投資增長26.6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投資同比增長82.9%,拉動工業投資增長31.4個百分點;采礦業投資拉動工業投資增長4.7個百分點。
新興產業發展態勢更優
一季度,全市小微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1%,比規模工業和大中型企業分別高1.9和1個百分點,為規模工業增長貢獻了40.5%。全市規上民營工業企業共有776家,占全部規模工業企業數的93.8%。一季度,全市規模民營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增長12.5%,增幅比規模工業高3.3個百分點,為規模工業增長貢獻59.5%。
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呈現出較好的生產態勢,展現了我市經濟較高的發展活力。
發展動能加快培育。高技術產業發展向好。一季度,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0%,比1-2月份提高了2.3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31%,比規模工業高21.8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2.8%,比規模工業高3.6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1.4%,比規模工業產值高0.5個百分點,全市新興產業發展態勢明顯優于全部工業。
億元以上投資項目達295個
重點項目支撐有力。一季度,全市億元以上投資項目共295個,比上年同期多82個,本年完成投資增長38.5%,拉動投資增長18.6個百分點,其中總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49個,比上年同期多17個,本年完成投資增長49.7%。
近年來,全市緊盯重大項目建設,加快項目進展,一批重點項目加快建設,一季度,全市新開工億元以上投資項目36個,計劃總投資104.0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投資項目2個,新開工項目中,譙城區振興光伏發電項目、渦陽縣新能源產業制造等項目進展順利。
投資活力明顯增強。一季度,亳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2%,高于全省12.8個百分點,增速連續8個月居全省前3位,民間投資占全部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由上年同期的50.1%提升到52.3%。分行業看,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6倍,拉動民間投資增長13.3個百分點;制造業增長43.9%,拉動民間投資增長10.1個百分點,制造業民間投資占比由去年同期的23.0%提高到28.3%。
接下來,各載體將繼續緊盯“三個50”目標,圍繞主導產業,積極開展商協會招商、基金招商、駐點招商等,招引一批投資規模大、技術含量高、帶動效應強的大項目、好項目。
消費市場活力迸發
擴內需促消費,一季度,亳州市市場銷售保持平穩增長態勢。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0.3億元,同比增長5.5%。
城鄉市場同步增長。全市城鎮市場零售額272.7億元,同比增長5.0%;鄉村市場實現87.6億元,增長6.9%,鄉村市場增速快于城鎮市場1.9個百分點。
商品銷售穩定增長。全市商品零售額315.3億元,同比增長5.3%;從商品類值看,限額以上單位中多數商品類值零售額實現增長,其中基本生活類商品零售總體增勢良好,煙酒類、糧油食品類、飲料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18.7%、17.5%和11.8%。
網上零售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直播帶貨、即時零售等電商新模式的快速發展,對線上消費增長起到了明顯的拉動作用。一季度,全市限上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銷售同比增長1.3倍,拉動全市限上消費品零售額增長4.3個百分點。從與網購密切相關的郵政快遞業發展情況看,一季度全市郵政、快遞業務量分別增長27.6%、32.1%。
無論一產還是二產,不管是工業還是服務業,一季度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一幅幅真抓實干的生動畫面,一項項位居前列的經濟指標,匯聚成經濟積極向好的前行態勢。
起勢映照后勢,開年預示全年。
錨定全年目標任務,全力奮戰二季度,全市上下懷揣堅定信心,把握時代的機遇,奮力開創亳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
責任編輯:陸迪